全国站

全国站

记者走访村里娃的“上学路”:农村寄宿制学校(2)

人民日报 2009-04-15 10:24:54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县教育局局长的清单

  黄凯在纸头上列出了10项县里需要投入的建设项目,一加总,竟需3个亿的资金“全县现有预制板房校舍54栋,推倒重建需4085万元;“学生食堂尚缺140栋,需投入709万元;“需建学生运动场204个,投入1984万元;

  “全县中小学厕所蹲位尚缺2971个……”

  县教育局局长黄凯,在纸头上列出了10项县里需要投入的建设项目,一加总,竟需3个亿的资金。

  乡镇里寄宿制学校的难处,黄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甚至直接跳到那绍小学正在垒砌的石头墙,指挥新食堂的建设。但是,建设经费和配套资金的划拨远远跟不上学校的实际需求。全县有27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法一碗水端平,只能把资金向效益好、有规模的大学校倾斜。

  2004年起,中央和各省级人民政府共同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三年中共投入100个亿用于寄宿制学校校舍建设。“现在根据公开报道,04、05、06三年加起来是90个亿。个别地区有挪用现象。建设经费的‘扒皮’现象比较严重,经费不能100%用到建设上来。”著名农村教育问题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袁桂林教授说。

  经费紧张之外,学校自身的管理也普遍存在缺陷。许多寄宿制学校缺乏专业后勤管理人员和专项资金,学校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只能由学校老师轮流监管。这造成了两个问题,一是加重了教师负担,二是管理质量不高。

  多数学校夜里值班没有经费雇人,只好由老师轮流值班。“各地校长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袁桂林说,“国家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只是解决了校舍建设问题,却不包括人员配备。比如管理员、炊事员,给不给编制?谁给工资?这些都没有明确规定,尚待规范。”

  由于缺少管理人员经费,现实中,许多学校的一个普遍做法是:拿出贫困生“两免一补”的钱,来给炊事员开工资。这严格说来是违规操作,“本来是直接给孩子的,学校挪用也是无奈之举。”

  村里娃的“上学路”

  三四个小时的回家路程,在隆林县农村寄宿学生中比较普遍,最远的学生回一次家甚至需要7个小时以上,路上的安全隐患让人担忧每周五,是10岁的蔡旭伦最喜欢的日子,因为终于可以回家见妈妈,可以无拘无束地玩耍。他上个学期才到德峨乡中心校上三年级。下午3点放学后,蔡旭伦会约上同村的三四个伙伴一同步行回家。几个孩子在公路上跑跑跳跳、嬉笑打闹。

  公路是环山开凿的,一边是峭壁,另一边就是百丈的悬崖。不时有汽车从身边呼啸而过。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家里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用作交通开支,而且回家的路车辆也根本无法到达,最后还得爬上1小时的崎岖山路。这样,大概晚上6点,天色变暗的时候蔡旭伦才能回到家里。

  三四个小时的回家路程,在隆林县农村寄宿学生中比较普遍,最远的学生回一次家甚至需要7个小时以上。路上的安全隐患让人担忧。

  等到周日下午2点,他又得往学校赶。回去时,书包里多了三四斤米,那是他一周的主食。菜由学校统一做,争取让学生每天都吃到肉,钱从3元的寄宿生生活补助里出。

  实行“两免一补”伊始,学校都是直接把钱一次性发给学生,由家长签字领取。但后来发现,学生的伙食并没有改善,钱被家长用作家里的其他开支了。于是,才采用现在的方式。

  在隆林县,学生住宿是免费的,也基本不产生交通费,所以家长只需给孩子带些主食和零花钱就可以了,负担不重。当地家长文盲居多,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很希望孩子学知识,有文化。虽然路远了,但是可以免费接受到相对更好的教育。

  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寄宿生通常要额外支出住宿费、交通费和伙食费,寄宿导致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教育蓝皮书《2009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显示,在中部地区,每个农村家庭因寄宿而额外增加的费用平均为657.3元,在西部,这个数字是787.8元。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干预,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在校生的巩固率都有重要影响。

  该机构对于学生饮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方面的数据调查显示,寄宿生和非寄宿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有高达50%的寄宿生每天只吃两顿饭,高于非寄宿生的38%。农村寄宿生比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平均身高矮9厘米,非寄宿生只矮5厘米。

  此外,与非寄宿生相比,寄宿生的娱乐时间减少,课业负担重,学生普遍感到生活紧张、压力大。学校活动空间狭小,寄宿生在学校的生活简单枯燥。因此带来的学生尤其是低龄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