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宝宝的7个误区
误区1:鸡蛋富含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高蛋白,因此给宝宝吃鸡蛋是多多益善的。
众所周知,鸡蛋中无论是蛋白还是蛋清都富含蛋白质,特别适合给生长发育迅速的宝宝食用。因此,很多妈妈每天给宝宝喂食大量的鸡蛋和蛋类制品,认为宝宝吃得越多就会越健康。
其实,鸡蛋并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的。宝宝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鸡蛋中的蛋白质不易消化,还会引发湿疹、过敏性肠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不良反应。所以,1周岁的宝宝每天吃3个鸡蛋就不易消化了。另外,进食过多的鸡蛋还会加重肾负担,引起蛋白质中毒、胀闷、四肢无力等不适。
专家建议
对蛋白过敏的宝宝最好只吃蛋黄,而且每天不宜超过1个。1岁半至2岁的宝宝隔日吃1个鸡蛋就可以了,2岁以上的宝宝每天可以吃1个鸡蛋。
误区2:鱼松营养丰富,又适合宝宝口味,应该多给宝宝吃。
含量非常高,如果宝宝每天吃1-20克鱼松,则吸收氟化物达8-16毫克,加之从其他食物中摄入的氟化物,宝宝一天内氟化物的摄入就可能达到20毫克左右。人体每天摄入氟的安全值为3-4.5毫克。如果超过这个安全范围,氟化物就会在宝宝体内蓄积,时间久了就会造成氟中毒,势必严重影响宝宝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发育。
专家建议
鱼松不能作为固定营养食品长期给宝宝食用。
误区3:宝宝断奶后最好喝鲜奶,因为鲜奶最新鲜、最有营养,比配方奶好。
虽然乳品是宝宝生长发育摄取优质蛋白质的最佳来源之一,断奶后每天还应给宝宝安排喝奶,但给3岁以下宝宝喝鲜奶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儿童营养学家指出,目前市场上的鲜奶主要以牛奶为主,而牛奶中的蛋白质分子很大,这种蛋白质不容易被肠道吸收,加之宝宝的器官发育还未成熟,容易加重肾脏负担。而且,牛奶中的磷含量太高,会直接影响钙在肠道的吸收,容易导致缺钙。另外,有些宝宝喝了鲜奶以后会发生肠道过敏反应,从而引起腹泻。
专家建议
配方奶在营养上最接近母乳,其中又添加了宝宝生长发育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因此,宝宝断奶后,应按照其年龄段选择营养均衡、易吸收的配方奶。最好不要给宝宝喝鲜奶。
误区4:饭前、饭后或吃饭时给宝宝喝点水,有助于宝宝消化。
无论是饭前或是饭后,喝水都是不符合健康原则的。如果此时给宝宝喝水,就会将消化液稀释,减弱消化液的活力,特别是消化功能还未发育完善的宝宝,很容易导致胃肠器官消化能力下降。
专家建议
不要在饭前、饭后或吃饭时给宝宝喝水。如果宝宝确实口渴,可以先喝一些白开水或热汤,但最好间隔30分钟,再让宝宝吃饭,以免喝水影响胃的消化能力。
误区5:宝宝边吃边玩没关系,不是个坏习惯,只要吃进去就行了。
研究表明,进餐时人体的大量血液都集中在胃部,以便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如果不专心吃饭,边吃边玩,就会使人体的一部分血液集中在其他部位,从而减少胃部的血流量。此外,边吃边玩容易延长进餐时间,使大脑皮层的摄食中枢兴奋性减弱,并使食欲受到影响。而且,边吃边玩,饭菜很容易变凉,也会直接影响宝宝的消化系统正常运作,久之会使宝宝的生长发育速度受到影响。
专家建议
对于喜欢一边吃一边玩的宝宝,妈妈可以采取对比的方法予以纠正。妈妈在给宝宝喂饭时,让爸爸也在一旁同时进餐,并且爸爸吃一口,就让宝宝吃一口,如果宝宝听话,妈妈就赶紧表扬一下。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只顾加快喂饭速度,而不管宝宝嘴里的饭菜是否已咽下,以免影响宝宝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误区6:动物肝脏很有营养,又富含维生素A,所以给宝宝吃得越多越好。
许多动物肝脏如猪肝、牛肝确实富含维生素A,是宝宝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为此,很多妈妈就认为吃得越多越好。殊不知,进食过多动物肝脏也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害处。有研究表明,动物肝脏中的有毒物质含量要比肌肉中的含量多出好几倍。除此之外,动物肝脏中还含有特殊的结合蛋白质,与有毒物质的亲和力也比较高。
专家建议
动物肝脏固然含有宝宝生长发育必不可缺的营养素,但不可过量给宝宝吃。其实,动物肝脏只吃上很少的量,就可获得大量的维生素A,储存于肝脏。
误区7:别让宝宝自己吃饭,不然会保证不了营养摄取。
宝宝长到近1岁时,随着双手的发展及对周围环境的探索能力增长,逐渐开始不甘心于让大人喂食物,经常张着小手要自己吃东西。可是他们的手部肌肉控制能力还较弱,吃起来难免会像在“种粮食”,把米饭撒得到处都是,还把小脸弄得脏脏的,让妈妈觉得很麻烦。但是对宝宝要求自己吃饭的要求,妈妈不应该加以限制,不然会影响宝宝独立进餐能力的发展,使其丧失最好的手部肌肉锻炼机会,手眼协调能力的提高也会受到阻碍。
专家建议
创造一切条件让宝宝自己拿奶瓶喝奶,或与妈妈一起持小调羹把食物送到自己嘴巴里。当然,为了保证宝宝对营养的摄取,在让宝宝自主进餐的同时,妈妈从旁协助也是很有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妈妈要控制一顿饭的进食时间,不能听由宝宝无限制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