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婴儿期之“感觉的变化”

来自网络 2009-06-01 21:09:23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如前所述,饥饿感属于出生后最初的体验之一,尽管是一种不太愉快的体验。这时婴儿自己还不能做些什么,他们陷入恐慌,并开始哭叫。母亲早晚会过来解除他的饥饿。婴儿开始学会:把他的不快、他的不舒服表达出来,他会因此得到回应。这一回应中包含了一系列信息:母亲走过来,抱起孩子,把他紧紧搂在怀里。这时孩子感受到皮肤的接触,也许又听到了母亲的心跳声,他会反射性地开始吮吸。于是饥饿的感觉逐渐减退了。婴儿感受到了他所处的这一情景给予他的点点滴滴。但他还没有认识到这点点滴滴都是一个整体。他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不断的重复中形成了一个由各个年龄阶段构成的感觉过程。

  每当婴儿因为不舒服而哭叫时,他都得到了回应。从这一刻开始,他就发现,在不舒服、发出信号(哭叫)和回应之间的一种相互联系,以后他会把这一体系作为工具来使用,而不是真正地看清楚这种联系。

  他渐渐明白:我给出信号就会有反馈,并且是一个积极的反馈。我哭叫,就会有人来解除我的饥饿;我再也不需要有什么恐惧了。

  这里有两个因素很重要:如果母亲任由孩子长时间地哭叫,然后才给出安抚他的回应,这在孩子的理解中意味着:我必须大声地哭,长时间地哭,这样才能得到回应。每一个有过哺乳经验的母亲都知道,当听到孩子因饥饿而哭出第一声时,她的奶水就会自动地流入乳房。从孩子哭叫到奶水从乳腺流进妈妈的乳房仅几秒钟的时间。如果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已经相当熟悉,母亲甚至大概知道在哪个时间点孩子应该饿了,而那神奇的先天机制就开始运转了。我回想起我的妻子曾偶尔说起,奶水流进她乳房了,还没等她把这句话说完,孩子就发出了他的第一个信号。

  谁知道这些并因此在孩子还没有真正开始哭之前就开始给他喂奶,并在他因为不舒服而发出的第一个声音时就抱起他,谁就让孩子体验到了他也可以用微弱的信号来进行交流。所以要让孩子理解,强烈的信号绝非必要。如果由着孩子哭叫,他就会认为那些细小的信号是无效的,孩子就会养成哭叫的习惯。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