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预防春季“流脑”
流脑,全称流行性脑脊椎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通过带菌者的飞沫由空气传播。1-5岁的儿童最容易受到感染。
起病初期,上呼吸道感染期,很像感冒,临床表现为出现怕冷、发热、疲乏等。细菌如果进入血液,则出现败血症症状,临床表现为高热、呕吐、甚至惊厥,皮肤、粘膜可出现针尖状出血点,这是该病特征。如果细菌进入脑部,则出现脑膜刺激症状,临床表现为:头痛加剧、呕吐频繁、嗜睡和颈部强直。
流脑起病急,危害大,因此一定要重视。
该病是由呼吸道传染,多数病儿以上呼吸道炎症为主,好像感冒,休息得好,抵抗力强,一般不会发展成脑膜炎,中止于上感。如抵抗力差,继续受冷,细菌可侵入血液循环,发生败血症,最终侵犯脑膜导致化脓性脑膜炎,极少数病例,发病急,来势凶,一开始就表现为高热、呕吐、惊厥、休克,不及时就医有生命危险。
这里需要着重提出的是,流脑是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或带菌者,通过咳嗽,喷嚏,甚至讲话把带有细菌的飞沫散发在空气中,如抵抗力差的孩子吸入后,就有被感染的可能。
孩子不要着凉,注意晚上盖好被子,平时背后垫一块小毛巾,汗后及时更换,注意休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加强预防,流脑不可怕。
万一孩子有发热、怕冷、咽痛,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可口服复方新诺明(SMZCO),服时就着说明书或遵医嘱,多饮水。
预防流脑的方法:
1、春天不要带小儿到公共场所;
2、家中经常通风;
3、出现感冒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SMZCO;
4、如果儿童出现发热、头痛、呕吐、嗜睡一定要到医院就诊。
因此,冬春,孩子尽可能少到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厚口罩;少串门;居室要通风,尤其是外人来后要及时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