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引导,让玩具伴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2)
3、让孩子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
玩具之所以对孩子如此重要,是因为幼儿是通过游戏来认识世界表达自己的需求的,而玩具是孩子游戏的物质基础,它诱发着孩子去说去想去做,吸引着孩子们运用语言交往去协商去协作去合作分享。
为此,教师首先要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让玩具成为孩子学习与同伴交往的媒介和工具。如在晨间活动时,鼓励幼儿合作玩跳棋,合作玩娃娃家等。在课间活动组织孩子们合作玩皮球、沙包、轮流踢毽子等。一次区角活动我利用玩积木开展的语言搭建游戏孩子们非常喜欢。我先让小朋友们四人合作,用积木搭建一样东西,然后小组合作说说自己搭的是什么,有什么用?最后小组选代表交流分享。孩子们因为有了搭建的体验,说起话来也特别流利。有的说:我们搭的是游乐场,它会让人玩得很快乐;有的说我们搭的是幼儿园,它有很多玩耍的地方;有个组竟然编出了儿歌:“积木积木,我最爱玩。造个公园,又大又美。修条大路,又长又宽,一直通到幼儿园”……
其次要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幼儿往往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常常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合作情境中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比如,用积木玩搭建前就要让他们知道怎样一起商量,分工合作;当幼儿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矛盾时,就要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引导他们协商解决;当玩具不够用时,及时提醒他们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小伙伴从家里带了玩具时指导他们如何交换着玩或轮流合作玩等等。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习得合作的方法策略。
再次,教师还应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积极效果。
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做成。这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或协商,或询问,或建议,或共享,或给以帮助,或求助时,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尤其是比较这次合作的成功与上次不合作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更能使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
另外教师还应及时对幼儿鼓励、引导。当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合作得较好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商量着、合作着搭,真好!”“你们俩配合得真好!”教师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体态语言也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另外,也可以给他们在竞赛栏中加一朵花,或给他们送一颗星星、笑脸之类的小礼物。以上激励措施都能让他们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而对不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如:“你跟他说,咱俩一起搭,试试”。“你是好孩子,你会把自己的玩具跟他一起玩的!”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会逐步而有效地得到培养。
三、教师参与玩耍,取得多重收获。
幼儿教师要富有童趣,拥有童心。在晨间到园的孩子还比较少时,在大部分孩子离园了只有几个孩子在等家长时,在你参与了他们的玩耍又能让孩子们都在你的视线内时,你都可以融入到他们当中。与不会玩棋的孩子一起玩棋,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导师;在边玩踢毽子、抛小石子等边交谈的过程中让他们懂得了许多玩玩具的道理。真称得上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幼儿对你的信任和亲近也自然而生。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更是孩子们的宠物。我们应时时关注孩子玩什么,怎样玩。适时引导,让玩具真正给孩子带来快乐、带来健康、带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