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施五常法的体会
幼儿园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地方,当你一进到幼儿园里,你常会被色彩绚丽、活泼快乐的视觉效果所感染,觉得环境整洁、美观。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如玩具摆放凌乱无序,操作材料杂乱无章;在大力提倡环保活动及节省资源的情况下,教师经常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制作各种教玩具及操作材料,所以平时无论是有用或者是没用的材料都会收集起来待,使得连柜子也装不下。近日,发现现在的幼儿园以往大不一样:教室里所有物品陈放有序,就连玩具及操作材料也排列得整整齐齐,所有物品按照标志顺序陈列,一目了然,易记易做。
通过学习和实施“五常法”的工作后,使我知道“五常法”是一种用来维持幼儿园环境的有效方法,它的内涵是“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尤其适合于幼儿园管理,五常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直至目前,仍有90%以上的日本跨国公司以及许多像海尔一样的国内著名上市公司运用此法进行日常管理。五常法可以概括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这五个词。20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浸会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何广明博士又将五常法发扬光大,发展成为一套更易被中国人理解和实施的方法。具体表现如下:
1、常组织(常整理):将物品分类,将常用的物品放在容易取到的地方,把不需要的东西弃置。根据单一的原则分类入置,提倡一分钟电话,一套文具,一张便签。
2、常整顿:30秒内取出和放回所有的物品,所有的物品有明确的分类及名称和数量,所有的通道通畅无杂物。物品损坏及时修理保证功能。标明借出物品的时间、归还率,责任到人。
3、常清洁:定期进行清扫活动,包括个人清洁和预防感染。环境和常用物品保持清洁隐蔽的地方,及时纠正小问题,确保人人参与。
4、常规范:保证物品的储藏方法得当,透明度强。
5、常自津:以身作则,互相合作,互相提示,持之以恒,每天运用“五常法”,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让自律成为生活态度,达到最高精神境界。
科学运用五常法能有效提高保教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善工作环境和服务质量;从而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改善形象,提高竞争力的目的。首先组织学习,加深体会;成立检查小组,明确每人五常法管理责任;用五常法规范环境布置,制订内部物品管理标准,然后组织实施,用五常法进行日查、月查、季查、交叉检查逐步实现自律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