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涂鸦.创新.创造力

来自网络 2009-07-04 22:57:17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中,常会见到这样的一些场景:一些刚学会拿笔的孩子嘴里不停的嘟哝着,手则伸在触手可及的四周的地上、墙上、纸上乱涂乱画……这些在大人眼中、世界里了不起也只是些堆积在一起的乱七八糟的线条,算不上什么作品,更谈不上是杰作了;但在孩子的眼中可能就会是他正想象着的一架飞机或一辆汽车,它们正在云端飞翔,或在原野上奔驰……

  记得二十世纪最伟大、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毕加索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学会像一个六岁的孩子一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难以相信让我们相信:孩子的信手涂鸦却是大师的向往。然而这种令大师羡慕不已的艺术热情和本能几乎在每个儿童身上都有丰富的蕴藏,而作为我们幼教工作者,这时可千万不能忽视或小看了这稚气十足的“涂鸦”,许许多多的智慧火花就是在这时爆发的。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我深切的感受到在绘画教学中,与其说让我教孩子们画画,不如说我是大海里的一个导航灯塔,指引着孩子们在艺术的海洋里自由、快乐的畅游。以下就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投其所好。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造的源泉。

  幼儿从“涂鸦”阶段过渡到“绘画”阶段,这中间“兴趣”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纽带。幼儿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关键是教师在活动中的培养。在美术活动中,我主要通过音乐活动、语言活动、游戏等各种活动,通过幼儿的亲身实践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幼儿愉快地接受教育,成为学习的主人。

  陶行之曾指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呼吁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他认为“小孩子多少都有其创造的能力”。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就应努力去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在情感方面和小孩站在一条战线上”要“客观的根据他们的欲望而启发他们的活动”。创造本身是一个思维过程,有准备期、酝酿期和验证期。幼儿由于受思维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他们美术形象底创造过程往往和用各种材料表现美术形象的过程相依相伴的,不追求结果,创造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发挥是评价幼儿作品的主要依据。

  由于了解了他们的兴趣,就可以根据他们在此中所获得的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同时根据其年龄特点(如,对一项单一的活动兴趣不能持久小肌肉还发育不完善等)。在学期中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对绘画活动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比如:“手掌印画”、“拓印图形”、“纸团压印”,以及“涂色”等活动。我把这些称之为玩色活动。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接受色彩的刺激,对色彩产生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欲望。

  其次,投其所好,形象选材。

  对于小班的孩子,选材犹为重要,在玩色的基础上我选择了一些具体形象性较强的内容,以圆形为基础形状展开绘画活动,从与玩色结合的“我吹的泡泡”到“苹果、橘子”,从“我的小鸡”到“毛毛虫”,孩子们在圆的基础上层层展开练习,其中的泡泡、苹果、小鸡、毛毛虫、气球、小花……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形象,加上形象的儿歌和语言,孩子喜欢画、乐于画、也有东西可画。

  ·在启发引导式教学中训练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人格。

  在经历了“涂鸦”阶段之后我们应当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往深层次发展开展一些做做玩玩、涂涂画画的美工活动,这样,既符合幼儿爱玩的个性,又能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丰富幼儿的想象能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最有效的途径。

  陶行之就曾提出要通过“六大解放”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接受新知识、新观念;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孩子动手的机会;解放儿童的嘴,让他们从问题的解答中增进知识,发展思维和理解能力;解放儿童的眼睛,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自然社会中的万事万物;解放儿童的时间,为他们提供自由发挥的时间。

  同时,新《纲要》中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因此,作为教师在活动中应处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尽量不做技法示范,应大量运用观察、记忆、体验、联想、欣赏等方法。让幼儿看、摸、闻、尝、听,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表象,慢慢地依赖实物变成依靠头脑中的表象来思考,然后再教幼儿将实物进行类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教师的责任是不断地开拓幼儿的思路,使他们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启发引导式教学让幼儿打破时空限制,进行分解组合、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甚至幻想。

  这时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有:

  1、收集材料变废为宝。

  带领幼儿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小盒子、小塑料瓶、瓜子壳等,先让幼儿观察,想象它像什么,到想象它是什么和进一步联想他们在干什么。这样的思维进展,对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有积极意义的。

  2、适合的美术工具,是创造想象的阶梯。

  美术工具的选择同样十分重要。幼儿在图图画画中,会用到许许多多的工具,如果不系统地进行安排,往往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不利,降低对活动的兴趣。美术工具的选择要适合幼儿,从干性工具(蜡笔)——半干性工具(水彩笔、钩线笔)——湿性工具(毛笔、水粉笔);从单一工具——两种工具交替使用——两种以上工具合理安排。结合幼儿对造型、色彩、构图的认识,围绕工具的出现,有目的的向幼儿逐步介绍,并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和主动尝试自己想出的方法。

  3、组织形式多样化。

  给幼儿创设宽松的活动环境,使他们愉快自如地投入活动,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动方式灵活多变、富有情趣。在内容和形式上把激发幼儿情感放在首位,尊重每个幼儿的点滴创造,鼓励别出心裁的想象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引导幼儿乐意发现生活中不一般的情景。

  其次,下笔有神――幼儿大胆涂鸦、教师形象引导。

  刚刚开始的绘画活动,我听到孩子们说得最多的是:“老师,我不会画!”究其原因:1、幼儿年龄小,小肌肉发展不完善,拿着笔不能挥洒自如的涂画。2、孩子胆小,往往拿到了纸和笔不知从何画起。于是为了放松幼儿的心境,能够大胆画画,我采取了用大纸、大笔、小组画的方法(大纸用于给孩子广阔的绘画空间,大笔符合幼儿动作不精细的特点,小组便于相互交流学习),在不要求孩子画什么的基础上,只要求孩子拿起作画工具在纸上涂、画就是了,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发挥,养成爱动笔的习惯。

  在绘画过程中,我还发现了孩子们的另一个不足:不会边观察边画,往往急于求成,画出的作品往往粗糙、散乱,有的孩子则表现得无从下手,有畏难情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引导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使其大胆地作画,教师用形象性的引导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使孩子们在风趣、快乐的情况下绘画,效果更好。

  然后,情景交融――儿歌、故事边唱边画,游戏、情景展开想像。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