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来自网络 2009-07-05 22:04:38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学会关心、学会爱是做社会人的基础,爱是一种崇高的内心体验,但它不是与身俱来的,要靠后天的培养。在孩子们的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爱,他们对于这些爱的感觉,就像对水和空气的感觉一样:这些生活在爱的怀抱里的孩子,他们被爱包围着,滋润着,却很少注意到爱的存在,更没有专门去感受和体验这些爱。围绕在幼儿身边的各种形式的爱,除了亲情以外,小伙伴之间的亲密和友爱是儿童生活中的又一不可缺少的宝贵经验。我通过对他们真实生活中经验过的小伙伴之间友情的关注和描述,将“亲密的小伙伴”这一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经验放大,帮助幼儿从关心周围最亲近的人开始,提高其体谅、安慰、关心、谦让、分享、帮助、奉献等社会行为水平。加深幼儿对同伴间感情的体验,使之更加懂得珍惜好朋友。

  1、利用游戏的具体性,使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获得合作的直接经验。

  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需要在自身的实践中获得感知和认识事物的经验,在幼儿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及合作的重要以后,如何让幼儿掌握合作的技能并知道集体中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呢?我设计了游戏《采果子》,高高悬挂的果子,只有高个子孩子蹬上小椅子才可能采到。然后每队中只有一把椅子,也只有一位个子高的小朋友。游戏开始了,孩子们依次蹬上小椅子摘果子,他们之中个子高的小朋友采到果子跑回了终点,留下个子矮的小朋友为采不到果子而着急,结果两队都没有把果子全部摘回来。事实教育了孩子们,在失败中他们发现全队人不能各行其是,只有大家分工合作,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采到全部果子。于是,个子高的幼儿说:“我个子高,我采果子,CCC个子矮,负责送果子。”游戏使幼儿知道了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做好事情。幼儿之间的合作带来了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做成,增进友谊。这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或协商,或询问,或建议,或共享,或给以帮助时,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一起拼图、搭积木、作画、看图书、跳皮筋、玩娃娃家等,我尽量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比如: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全班作画,在这当中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作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在游戏中,特别是在建构游戏、角色游戏中,幼儿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相互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体育活动中的小组竞赛,日常生活中的共搬玩具、共抬桌子、互系扣子,互叠被子,还有大带小的交往活动,都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树立帮助他人的意识。

  平时我随时注意培养、引导幼儿树立帮助他人的意识。“老师,您帮我系鞋带”,“老师,您帮我拉上拉锁”,“老师,我不会穿衣服”……这一声声求助声,常常出现在幼儿起床或入厕后。每到这时,老师就要忙前忙后,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这种情况要得到改善,就必须让每一个幼儿都学会帮助人,都有互相帮助的思想意识。有一次,苗苗让我给她系背后的带子,我边系边问她:“你为什么不让季节帮你系?”“她不肯”苗苗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真的吗”我转过头,看见季节正在自己穿衣服,一个袖子已伸进去了,可还有一个袖子怎么也拽不到手里,正在着急呢,我对苗苗说:“我给你出一个主意,保准她会帮你”,我告诉她你先去帮季节穿好衣服,再请她帮你系。“好吧!”苗苗来到季节跟前,帮她拽过那只袖子,让季节把手伸了进去,季节穿好了衣服很高兴,一看苗苗背后的拉链还没拉上就马上说:“我来帮你拉”。待小朋友都到教室后,我表扬了苗苗和季节,夸她们是一对互相帮助的好朋友,希望小朋友们都向她们学习。我告诉小朋友,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先要学会帮助别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如果我们主动地去帮助他们,到了自己也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好朋友。

  3、在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享受分享的乐趣

  分享是指与别人共同拥有和享受。独生子女集祖辈、父母、辈的宠爱于一身,常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中的许多问不懂得关心别人、与人分享。我们认为,在培养幼儿分享行为时,不应仅仅让他们模仿分享行为,而应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产生对分享行为的情感倾向,从而自觉产生分享行为。

  让幼儿在分享中体验快乐。我们通过情景表演、讲故事、讨论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移情训练。如在《大家一起玩玩具》活动中,我们在孩子们看完情景表演后,组织孩子展开讨论:“明明这样做,玲玲会怎么想?”“玲玲哭了,明明会不会感到快乐?”“有了好玩的玩具应该怎么办?为什么?”?让孩子把玲玲、明明的情绪与自己以往在类似情况下的感受匹配起来,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情绪。在此基础上,教给孩子具体的分享玩具的方法、规则。为了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我们请分享者真诚地向分享行为发出者道谢,说出自己的愉悦体验,使分享行为发出者真切地感受到与同伴分享的快乐,从而产生乐意与他人分享的愿望。又如,在教育活动《萝卜回来了》中,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谈论:“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帮助幼儿意识到应该“心中有他人”;接着,我们又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开展“雪中寻食”的游戏,让他们在模仿小兔与同伴分享食物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小动物之间的友爱之情。使幼儿明白“只有学会与人分享,才会有更多的朋友”,帮助幼儿认识分享与友情的关系。平时,我们也常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朋友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并说说为什么,让幼儿在自身经历中体会到分享行为能增进自己与同伴的友情。

  当然,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我们还须为幼儿创设行为练习的机会,及时教给幼儿分享的方式、规则,并请家长配合做好工作,这样,才能真正让幼儿学会分享,学会关心他人。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