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关于幼儿艺术情意课程课题研究方案

来自网络 2009-07-13 23:04:35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一、艺术情意课程的概念

  情意,指的是情感和意志。从心理学理论看,它是人对于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幼儿园艺术情意课程,指的是通过音乐、文学、美术、体操四方面艺术途径对幼儿进行情感和意志的教育,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技能、感情处理的能力、决断能力和抗挫能力等,从而使幼儿形成积极向上、充满爱心、乐观合群、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健康心理品质。因此,本课程的立足点定位于社会发展的幼儿自身发展的需求上,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辐射到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二、课程研究的价值

  心理学研究证明,大脑皮质及其控制的皮下中枢的活动,是产生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基础,三岁以后的幼儿随着语言的发展,言语系统对情绪的控制和调节作用有所增强,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显著发展,幼儿期的孩子已具备各种情绪体验,表现出对周围现象的多种多样的态度。可见,幼儿的情感是随其生理性和社会性发展而产生并逐步发展的,幼儿与成人相比,幼儿的情绪情感具有冲动性、不稳定性、外露性、易引发、易感染等特点,说明幼儿的情感发展是需要学习的,通过学习,才能逐渐控制情绪,恰当表达。

  意志和情感一样,也是脑的机能,认识的产物。幼儿的意志也是随着大脑皮层和言语系统的发展而逐渐萌发和发展的。然而,幼儿意志的发展不是自发进行的,而是成人教育的结果,幼儿的意志发展需要教育培养的。

  人的情感和意志发端于学前期,并在学前阶段获得日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幼儿期进行情意教育不仅是适宜的,更是必要的。

  艺术情意课程的设置,一方面来自对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的分析与透视,另一方面是来自对当前幼儿园教育中某些现象的审视和反思,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孩子,与物质的交流增多了,与人的交流特别是与同伴的交流却少了;父母偏重于对孩子智力上的投资,而放松了对孩子情意上的培养;父母包办多,从小呵护多,缺少磨练的机会,因而任性,依赖性强,自控能力差,抗挫能力低的现象比较普遍,而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充满了挑战和机遇,竞争和合作的社会,良好的情意素质不仅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更是人生幸福的主要条件。

  艺术是一种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幼儿情操,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其自身各种因素的平衡协调,实现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艺术教育中的音乐、体操、美术、文学都具有审美价值,艺术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健康、优美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可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教育,且对幼儿培养初步的艺术修养和兴趣,坚持性、自制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及高雅的气质都有利。另外,幼儿的思维活动是具体、生动形象,而艺术活动中画面的结构与色彩、音乐的高低、节奏、旋律、形象的身体动作,具体生动的文学作品往往使孩子头脑中呈现相应的形象。艺术活动适合幼儿智力活动的特点,能满足幼儿需要,且容易被幼儿接受。因此,通过艺术这条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途径来达到情意教育的目的,是本课题的中心,也是所要研究的主题。

  从我们获得的信息来看,国外对幼儿艺术教育十分重视,以审美创造为主,将艺术和心理学、教育学相结合,“通过艺术而进行教育”成为大多数欧美国家艺术教育的主导思想,我国幼儿艺术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变化,如南京、上海一些艺术幼儿园艺术综合教育搞得红红火火,但只停留在表面上,未进行深层次挖掘。本课题的提出正抓住了艺术教育的特征和价值,挖掘其潜力,将本园特色教育音乐、美术、体操和文学大胆融合,对幼儿进行情意教育,对培养完整儿童进行大胆尝试。

  三、理论基础

  1、借鉴赫尔巴特的教学论,设计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教育课程,强调的是抓住人心理上的多方面兴趣,高度重视兴趣对幼儿学习的重要影响,通过各种形象直观的教育课程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皮亚杰的游戏模式理论,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学习掌握皮亚杰关于基础教育四大模式(感知、游戏、具体、形式)理论,科学设计艺术课程的活动。

  3、人本主义理论:尊重幼儿,积极科学建构课程,注定人格培养和全面发展教育,把促进幼儿身心的均衡发展作为设计课程和实施教学的出发点;增强艺术的灵活性,根据幼儿不同兴趣、爱好及接受水平,开设教育课程。

  四、研究课程的内容

  1、课程的目标内容

  2、实施原则

  3、途径和组织形式

  4、教育方法

  5、教育评价

  五、课程实施的原则

  1、直观性原则

  幼儿心理以感情为主,理性尚在滋长之中,难以接受抽象的东西,让幼儿对情意的理解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使情感与认识统一起来,提高学习兴趣。

  2、陶冶性原则

  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潜力,还取决于情感和意志。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健康积极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交流,因而必须以优秀艺术作品的美和情意感染熏陶幼儿,让幼儿体验到愉悦,感到舒畅,使艺术教育成为心灵的体操。

  3、游戏性原则

  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通过游戏引导幼儿体验、想象、创造,在游戏和活动中唤起幼儿的艺术兴趣,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1、家园同步原则

  情意教育具有潜在性、反复性的特点,强调紧密配合达成教育的共识,采取同步教育的措施,形成强大合力。

  六、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一)途径

  1、显性活动: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开展,以情意目标为主要目的,有计划的情意教学活动。

  2、隐性活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游戏、其他领域的教学活动,以及家庭教育也渗透情意内容。

  (二)方法

  1、情绪感染法

  创设情境,辅之以形象的语言描绘,获得真实感受,体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唤起幼儿共鸣,激起幼儿情感投入。

  2、意志训练法

  与同伴交往的自然环境中反复进行意志训练,体操训练中培养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训练循序渐进,形式丰富,持之以恒,如弹琴坚持下去,不放弃。

  3、环境熏陶法

  提供丰富的视听环境,传递大量的美的信息刺激,使幼儿在充满艺术美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

  七、研究的步骤:

  (一)设计准备阶段

  1、学习理论,搜集资料;

  2、方案设计,制定目标,确定小班阶段的教学内容、教材;

  3、对有关课题组人员的培训,学习指导思想,掌握原则。

  (二)组织实施阶段

  第一年2001年9月至2002年8月。

  1、确定班级,基础测试;

  2、根据小班课程设计方案,开展实验;

  3、制定中班阶段的实验方案,教材教法。

  第二年2002年9月至2003年8月。

  1、根据中班设计方案,开展实验;

  2、运用实验、思考、提炼、总结的方法,逐步形成阶段成果;

  3、研究制定大班阶段的实验方案、内容、教材教法。

  第三年2003年9月至2004年8月。

  1、根据大班课程设计方案开展实施;

  2、做实验结果测试的各项准备。

  (三)第三阶段:总结整理阶段

  1、对实验结果进行测试;

  2、数据分析、归纳、解释、总结;

  3、在总结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