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烦恼——自己玩儿的孩子(2)
早期亲子关系具有影响作用
爱不爱交往,合群不合群其实就是宝宝能否与外界社会融洽相处的问题,当然,婴幼儿对社会的探究与认识先是通过自己的看护者得知的。如果妈妈对宝宝的反应敏感,宝宝时时感觉有人在响应他的呼唤,自己的吃喝玩乐、游戏睡眠都有到位的关注和照料,他就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可信赖的,他就敢于伸出自己的触角去触摸这个世界。反之,如果看护者对宝宝的反应迟钝、冷淡,他的需要常常遭到拒绝,或者看护者时常更换,今天是妈妈,明天是奶奶,后天是保姆,宝宝没有稳定的依恋对象,跟一个又一个看护者的磨合不顺利,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朝令夕改、动荡不安,也就不敢参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了。
可见,家庭和同伴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两个主要场所,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虽然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但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亲子关系尤其是母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预先决定了孩子日后的同伴关系,影响孩子以后是否容易合群。具有安全依恋历史的婴儿长大以后会将这种安全感带到他们的社会关系中,使他容易认同同伴或他人;而具有不安全依恋历史的儿童长大以后会将这种不安全感带到他们的社会关系中,使他容易排斥同伴或他人。
爸爸不能当“甩手掌柜”
一般情况下,妈妈是教养孩子的“顶梁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爸爸在婴幼儿的成长中不重要。
我们发现叮当的爸爸“淡出”了家庭教育,这在客观上强化了女儿不爱交往的倾向。
研究发现,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父亲工作比较忙,与孩子共处时间少;另一方面,父亲往往认为教育小孩子是婆婆妈妈的家务事儿,等孩子大了自己再教育孩子也不迟。
其实不然。与爸爸相处,孩子的活动倾向于大肌肉运动,情绪更加开放、泼辣,思维更富有挑战,孩子体验着与妈妈风格不同的另一个多彩世界。因此,爸爸不要闲置了自己的教育能量,让孩子的进一步发展失之交臂。
一来到亲子学校,叮当爸爸不但手机响个不停,无法安心做亲子游戏,而且还纵容女儿“自己玩去吧”,而不是主动与教师配合,引导孩子参加到集体活动中来。如果爸爸对亲子活动很积极、热情,主动拉着女儿一起参与进去,叮当的情况就会渐渐改善。试想,爸爸这时变成了共同游戏的大伙伴,宛若家里的大哥哥,叮当怎么能找不到游戏的快乐呢?
怎样让宝宝乐于交往?
为矫正儿童同伴相处困难,心理学家设计了不少有效的干预方案,这些方案稍加变通,就可以在家庭中使用了——
★看相关内容的影视作品
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大部分动画片都有同伴相处的故事情节,家长可与宝宝一起看,看完以后,反复给孩子讲述这一片断,语言水平发育好的宝宝可以让他自己讲,他们可以从中获得社交技能。
★唠叨儿歌促进宝宝的社会化
在此提供一首儿歌,家长可给孩子编成故事,也可以画成漫画或卡通,并经常与他一起念念有词,都会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他们都是好朋友》
小山羊,去种树,路上遇见小白兔;
小白兔,去种花,路上遇见小青蛙;
小青蛙,跳下河,叫来一只大白鹅;
大白鹅,游啊游,请来一头老水牛;
排好队,一起走,他们都是好朋友。
★鼓励宝宝“扎堆儿”
一般情况下,0-3岁的宝宝擅长自己玩儿,缺乏社会交往的技能,但这并不是把他们关在家里的理由。不把他放在人堆儿里,他怎么学会与人交往呢?这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一个道理。因此,家长要鼓励宝宝平时与街坊邻居的同龄孩子一起玩,并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亲子活动,让宝宝习惯于“扎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