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如何健康引导宝宝的焦虑情绪

来自网络 2009-07-21 19:05:12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导读:素质性焦虑这类幼儿的心理素质较差,对外界的一些细微变化较为敏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这些幼儿的父母,常常也有程度不同的焦虑现象。父母的这种易焦虑素质,遗传给了下一代(这是遗传因素)。同时,幼儿从小耳濡目染家长的焦虑,从而后天形成焦虑习惯(这是环境因素),于是遇事容易出现焦虑。这种焦虑,发生在幼儿身上,病根却在家长身上。所以家长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要当着幼儿面焦虑不安,以免使他们染上焦虑。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不少幼儿当家长怀抱他出门时,孩子满脸笑容,情绪非常愉快;而当他被抱进托儿所或幼儿园时便又哭又闹,不愿呆在托儿所、幼儿园。如此情况经多次反复以后,幼儿便形成了条件反射:每当早餐完毕,抱其出门时,幼儿便立即意识到又要上托儿所(或幼儿园)了,于是便哭闹、不安起来。如此现象,一般至少要持续几周,有些甚至长达数月之久。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作“入托(或入园)分离性焦虑”。

  焦虑属情绪范畴,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心理上产生一种惶惶不安、心神不宁、手足无措的心态。焦虑情绪往往容易与恐惧情绪同时出现。严格的讲,焦虑情绪往往容易与恐惧情绪同时出现。严格地讲,焦虑与恐惧还是有所区别的,恐惧是面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焦虑是由即将发生实际上尚未发生的事情引起产生紧张恐惧的心态。例如,对于一个幼儿来讲,一吃早餐,便知餐毕便会去托儿所(或幼儿园),于是不肯老老实实吃饭,还“作天作地”。这些是焦虑的表现;当抱到托儿所(或幼儿园)门口时,幼儿便紧搂家长头颈又哭又闹,死活不肯进门。这是恐惧情绪。幼儿焦虑,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素质性焦虑这类幼儿的心理素质较差,对外界的一些细微变化较为敏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这些幼儿的父母,常常也有程度不同的焦虑现象。父母的这种易焦虑素质,遗传给了下一代(这是遗传因素)。同时,幼儿从小耳濡目染家长的焦虑,从而后天形成焦虑习惯(这是环境因素),于是遇事容易出现焦虑。这种焦虑,发生在幼儿身上,病根却在家长身上。所以家长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要当着幼儿面焦虑不安,以免使他们染上焦虑。

  分离性焦虑当幼儿与其亲近的人(尤其是父母)分离时,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失去快乐。仍以入托(园)焦虑为例,幼儿虽然被送入托儿所(或幼儿园),不过,如果母亲能陪伴在旁,幼儿非但不哭不闹,还能愉快地游玩,不时还会回头看看母亲是否还在。假如发现母亲不在了,便会立即哭喊起来。如果此时母亲立即出现,便会立即止住哭声,扑向母亲怀中,破涕为笑。如此情况若多次发生,幼儿便会紧勾母亲头颈不放,生怕母亲会再度消失。

  环境性焦虑这种焦虑,发生在陌生环境中。若能脱离此环境,或者对环境适应,焦虑也就消失了。这种焦虑,多见于母亲带领幼儿到了别人家庭(幼儿感到陌生的亲戚家)游玩或小住几天,到了晚上,幼儿便焦虑不安,吵着要回自己家去睡觉。

  境遇性焦虑对境遇突发事件,幼儿心理承受不了,整天担心“灾害”再次降临头上,惶惶不可终日。有位幼儿随母亲来到农村,第二天清晨,听到鸡鸣,感到十分新奇,便接近此鸡,不料突然被鸡啄了一口,吓得哭了起来。从此后,每逢晚上上床时便焦虑不安,惟恐次日再被鸡啄。后来,焦虑不医自愈。因为这类焦虑,会随着时间的迁延而逐渐消失。

  期待性焦虑这种焦虑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能力,使孩子无法达到家长的期望要求。孩子担心受到父母的责备,产生焦虑不安情绪。

  焦虑是一种不利身心健康的负性情绪,他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地发展。因此,家长要加强自身素质教育,学会及时自我调试,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楷模。若发现幼儿有焦虑情绪,应积极加以健康引导,并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和睦的家庭气氛,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