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几组分析到位诊断准确的活动案例选登

来自网络 2009-10-14 15:54:49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导读:一个承诺,带给幼儿的却是无尽的期盼。这对于天真烂漫的幼儿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所以我们应坚决摒弃这种“为延伸而延伸”的教育观念。还集体活动以“真实自然”,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宁可留下真实的遗憾,不要追求虚假的完美。”

  认真审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我们就会发现教师在某些教学行为上陷入了形式主义,许多自认为正确却实质错误的教学行为反复出现。对此,我们采取“现场诊断法”,通过随堂听课与预约听课两种形式仔细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并提出问题,与教师深入对话。

  第一组、关于游戏化的适度性问题

  ——教学案例《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椭圆形”的导人环节》

  师:今天,老师从图形王国里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猜猜是谁?

  幼:正方形娃娃、三角形娃娃、圆形娃娃、梯形娃娃、菱形娃娃……

  师:到底是哪个图形娃娃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幼:椭圆形娃娃。

  现场对话:

  园长:你预设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它的价值在哪里?

  教师:以“猜一猜”的形式导人,一方面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园长:从幼儿的回答中可看出幼儿习惯在称呼某个图形时加上“娃娃”两字。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我在教幼儿认识图形时,为了贴近幼儿年龄特点。经常将图形拟人化,幼儿就自然而然地称呼图形为“娃娃”。

  诊断分析:对于教师的第一个问题,出发点固然很好,但其实是陷入了形式主义。教学双方在做着看似有趣但毫无意义的游戏。或许一开始幼儿会被教师神秘的语气吸引,投入到猜想中,但当幼儿盲目地猜了几遍仍不切主题时,随之而来的是失落感。我们应该摈弃这种形式上的“花架子”。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幼儿进行实质性的探索。所以。我们提倡导入部分应开门见山,紧扣主题。

  对于教师的第二个问题,这也是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为了体现儿童化、游戏化,教师刻意地追求童言童趣,将每个教学活动都冠以“王国”“娃娃”之类的情景再现。实质上有时这种情节是毫无意义的,幼儿未必真的感兴趣。相反有时会使幼儿在虚拟与真实间产生混淆,无法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为什么幼儿一说到图形就习惯称呼为“娃娃”呢?这说明在教师形成教学思维定势的同时,也在无意中让幼儿形成了思维定势。

  第二组、关于回应的有效性问题

  ——教学案例:小班数学活动“分饼干”基本部分的第一环节

  师:你看到了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圆形。

  师:嗯,有圆形。还有呢?

  幼:三角形。

  师:对。有三角形,真不错!还有吗?

  幼:正方形。

  师:好,有正方形,真棒!

  现场对话:

  园长:我记录了一下,在第一环节观察饼干的师幼对话过程中,你重复幼儿的语言多达四次,你觉得每一次都有必要重复幼儿的回答吗?

  教师: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在对话过程中一时不知用什么语言来回应幼儿,就出现了有意无意地重复幼儿回答的状况,习惯成自然了。

  诊断分析:教师频繁出现重复幼儿回答的原因在哪里?追根究底,一是语言贫乏,二是缺乏教育机制。教师提的第一个问题就很封闭,不够开放,如果换个方式问:“有些什么样的饼干?”幼儿就能从颜色、形状、大小、味道等角度进行回答。虽然这时的回答可能很散,教师无法预计,但教师可因势利导,帮助幼儿梳理思路。如当幼儿先关注到三角形饼干时,教师可随即问:“谁找到三角形饼干了?举起来给我看看。”寻找的过程,也是一次集体检查验证的过程。当幼儿找出三角形饼干后。教师可接着问:比较一下,这些三角形的饼干有什么不同?(大小、颜色)当把有关三角形饼干的问题一一解决后,紧接着教师再问:除了三角形,你还发现了什么形状的饼干?……这样的教学思路才真正地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接过孩子抛过的球,并抛还给孩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些教师为了匆匆赶过程往往无视幼儿的反应,即使关注到了也显得回应贫乏、语言单一,只会用“真棒”“真不错”之类的语言来回应。幼儿教育不是让幼儿简单重复已有经验,而是经验的不断重组和改建,教师应合理有效地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已有经验。教师在与幼儿相互“发球”“接球”的过程中,要注意技巧的运用。有时面对幼儿的问题,可“正面发球”,直接告知;有时可以打个“擦边球”,采用侧面引导的方式。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