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报纸主题生成中教师的策略
要儿童的自我价值及认同得到提升,我们便要学习聆听儿童自创的知识、价值及意念,并相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才是真正的主导者。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教师们已告别了传统的统一由教师预设的教学方式,开始考虑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尽力满足每个幼儿发展的需要。为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解决好教师预设活动和幼儿生成活动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幼教工作者的研究焦点。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进行了“报纸方案教学”这一生成性活动为主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报纸,作为幼儿生成活动的内容和主题通常来自他们感兴趣的熟知的世界,是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的自主活动。那么,在幼儿的自主活动中教师是否就可以彻底放手呢?美国建构主义学派的学前教育专家德弗里斯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回答。她在主张幼儿的知识是建构同化的同时还强调: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懂得什么时候教,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要懂得运用强化手段去帮助儿童同化知识,懂得在必要时做出决定。由此可见,在幼儿生成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同样,在报纸主题生成的过程中,教师应如何与幼儿发生互动,应采取何种策略,无疑将影响着报纸主题的深入和活动的深度。教师要发挥作用,但应以既不替代幼儿的思考,又能使幼儿得到适度的帮助为宜。其中,“度”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在一般情况下,报纸主题的生成可分为三种方式:一是由幼儿自发生成;二是由师生共同产生;三是由教师确定。这三种主题产生方式,有教师预设的,也有幼儿生成的,并且是在活动中交替发生。为了把握教师预设主题和幼儿生成主题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在不同的方式下,有侧重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活动始终处于动态之中,使成人的要求和幼儿的需要尽可能相符合。具体说,在报纸主题生成中教师可采取如下策略:
1.幼儿自发生成报纸主题时的“顺”。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他们的兴趣、经验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往往会三三两两地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发生成出许多不同的主题,而这些主题最能体现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在这种由幼儿自发生成主题的情况下,应首先讲求一个“顺”字,即顺应幼儿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有关主题的资料及活动所需的材料、时间、场地等等,使幼儿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探索。并形成主题。
例如:一位幼儿在领到“现代育儿报”时,并没有马上放进袋子里,而是津津有味的翻看里面的连环画,并招引了大伙也有样学样的翻起来。看着孩子们“乱轰轰”的场面,我并不干涉,反以支持、欣赏的态度鼓励他们去看报纸,在翻看的过程中,孩子们产生了许多的问题:“这是什么报纸?”“报纸是不是只有大人才可以看?”“看,这个字我认识!”幼儿就这样自发生成了研究报纸的主题。为了让孩子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报纸的情况,我与孩子们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报纸,孩子们也从资料中了解了报纸的种类、报纸的基本结构、报纸的编辑过程等知识。由此,又形成了有关“报纸”的一系列主题。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他们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是我难以在其他教学中见到的。这时幼儿的潜能得到了真正发挥。因为,此活动是幼儿自己的活动,所探索的问题是他们真正想知道的东西。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正是由于给予幼儿极其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资料,使幼儿能在活动中放开手脚,自主地探索,并在与资料的互动中,生成了主题。不难发现,给足幼儿自由的时间与空间,提供丰富的材料是顺应幼儿自发生成报纸主题的主要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