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案例与分析小花园
对不同的儿童,知识性的教育目标不必刻意在一次活动中完成,而对幼儿一生产生影响的个性品质,却需要老师实实在在将它渗透在教育过程的点点滴滴中。
学习活动“美丽的小花园”中,几个宝宝兴致勃勃地用彩泥做着自己喜欢的小花等。倪倪是班里最小年龄的宝宝,我在一旁观察发现她做的小花和别的宝宝做的都不一样,她惟独选择了白色,做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贴到了木栅栏上,正当她贴完的时候,边上的几个宝宝(龙龙、玲珑等)不约而同地说起来:“她贴的小花不漂亮,我们的小花漂亮”。当时我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我想假如当时我用哄的办法,或用批评的办法,让倪倪接受同伴的好意,可能就抹杀了她的兴趣。我见倪倪没有回答只是看了他们一眼又选择了吸管插起做的小花来。
分析:
首先应该尊重她的选择,在尊重她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她发展。倪倪虽然能力差,但她好不容易完成了作品,可同伴却说她不好,给她的情绪一定带来了影响。老师要理解她追求成功的心理,应该给予肯定,保护她的自尊心,并且对她可以不必和其她宝宝有一样的要求,顺应她的发展。把白色的小花贴到了木栅栏上,可以告诉宝宝,花园里的小花是五颜六色的,有的是红颜色的,有的是白颜色的,所以倪倪贴的小花也是漂亮的。其次,应稳定倪倪的情绪,然后可在集体活动中请小朋友一起来说说这件事,说说“这是我自己贴的小花我很喜欢,可其他宝宝却笑我,说我贴的小花不漂亮,我一点也不开心该怎么办呀?”通过幼儿间的谈话我得知小年龄幼儿的认知水平比较低,只有给予耐心的等待和关注,才能顺应他们的发展。我赞同了宝宝们的独到见解,但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我认为:独立、自信、自主等个性品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通过幼儿自主性的游戏活动才能实现。倪倪不接受同伴的好意,是她正沉浸在自己的“成功”之中,还没意识到贴得不妥,因而对同伴的议论情绪很反感。如果要她被动地纠正,她的抵触情绪会更强。所以,我想试一试这样的方法:带领大家欣赏倪倪做的小花和同伴们做的小花,老师用夸张的口吻说:“倪倪,听说你的小花很漂亮,让我们来找找它在那里?怎么找不到?”然后再一起欣赏其它幼儿装饰的小花,让倪倪在欣赏多种作品中自己去比较、发现、思考怎样更美。我想:采用幽默的方法,孩子更容易理解色差对比、同种色,满足幼儿的自主愿望。对不同的儿童,知识性的教育目标不必刻意在一次活动中完成,而对幼儿一生产生影响的个性品质,却需要老师实实在在将它渗透在教育过程的点点滴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