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案例:创造的翅膀

网络资源 2009-11-11 21:17:58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幼儿好奇、好问、爱探究,我们教师要走进童心世界,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保护好奇心,支持探究,注重动手操作,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好的开发。

  一、案例描述

  本案例中的凯强是一名大班小朋友,喜欢发现、观察、探索、思考。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心、同情心,又时不时来点儿“调皮捣蛋”的精灵小鬼头。

  我的爸爸是野兽

  “认识野兽”活动中,大家一起总结出野兽的特征:“有皮毛,有尾巴,会生宝宝。”突然,凯强大声说:“人也是野兽,我爸毛很多,有皮毛,妈妈说,尾骨?是人的尾巴,我妈也会生宝宝!”“原来我们都是野兽啊!”凯强话音刚落,活动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我拿来仿真野兽教具,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让他们亲手摸一摸,感知“皮毛、尾巴”。观看“动物世界”,讨论野兽的特征、生活习性。

  蜗牛生病

  凯强在草地上发现了一只蜗牛,“蜗牛在吃草叶吗?那它的身体为什么不是绿色?”吃午点时,他给蜗牛一片面包说:“小蜗牛,你怎么不吃呀?蛋糕可甜了,你好多天没吃东西,不饿吗?你生病了?”我丢下一片菜叶,蜗牛立刻大吃起来。凯强大声吆喝“蜗牛爱吃菜叶,它是植物的敌人!”整个下午,凯强闷闷不乐。

  “打”皮球

  拍皮球时,凯强拍拍停停,忽而使出浑身力气,忽而像拍打婴儿入睡。“老师,皮球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轻跳得低,不拍不跳,它也怕疼?”第二天,我们一起收集了许多材料,开展了系列“神奇的弹簧秤、有趣的皮筋”等科学活动,获得了与“弹力”有关的知识。“把皮球绑在脚上做小兔跳,一定会弹得很高!”

  二、分析

  幼儿容易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真实感受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想象和探索。蜗牛事件因不了解蜗牛生活习性,而误认为蜗牛生病,说明他正在积极思考,我们应保护好奇心、求知欲,留给他自由想象的空间,对其主动发现予以支持引导。打皮球事件,如果一味否定孩子观点,肯定将凯强好奇心、探究欲望扼杀在萌芽状态。而为他提供探索性材料,让他带着问题在操作中设疑,在探索中质疑,却使其主动获得了与弹力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三、反思

  (一)形成利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心理氛围,引导幼儿主动获得有关知识。

  皮球事件,我及时地参与到凯强的“发现”中来,鼓励其亲身操作、感知,在引导、帮助他得出有关“弹力”经验的基础上,进而生成新的教育活动“有趣的弹力”,使幼儿的探究欲望得到最大程度发挥,情感获得极大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探索是创造的前提,体验、操作是幼儿创造的源泉。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让幼儿摆弄、探究、体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皮球”事件引出的“弹力”探究活动,是幼儿在自主选择、亲身操作中发现、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行解决的。

  幼儿好奇、好问、爱探究,我们教师要走进童心世界,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保护好奇心,支持探究,注重动手操作,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好的开发。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