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如何看待幼儿园的规则

来自网络 2009-11-16 15:37:41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导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成人社会有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的社会道德规范这样无形的规则,并且为了保证社会的有序、人民生命的安全,国家有法律法规,公共场所有规章制度等有形的规则,所以说人们生活在与周围人交互作用的环境中,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以保证不妨碍别人,同时也保证了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

  随着“以儿童为本”的新理念越来越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认可,幼儿园的规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规”,也越来越引起了教师们的质疑,顺应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使幼儿自由地、自主地参与活动,这显然与用规则约束孩子的行为是矛盾的。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该怎样用规则约束孩子,使活动得以有序的顺利开展,而又不会压抑孩子们的个性、束缚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思维,一直是老师们感兴趣的、值得讨论的话题。

  一、规范儿童的行为会束缚儿童个性的发展吗?

  在与一位家长交流孩子情况时,这位家长明确表示:不能用规则约束孩子,否则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性、使孩子丧失某种潜力。她是一位非常关注幼儿教育的家长,经常翻阅育儿书刊。某杂志上刊登了这样的观点:不要对孩子过多的限制,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在跑,生怕孩子摔倒,连忙制止:不要跑,要慢慢走!看,说不定就葬送了一位未来的世界冠军呢!她非常赞同,因此对幼儿园的规则提出质疑。其实随着如今家长整体素质的提高,对自己的独生宝贝的关注,开始质疑幼儿园的规则是否会束缚孩子的创造力,持有此种观点的不在少数。但是,这样理解幼儿园的规则未免带有片面性。

  适宜的规则应使孩子感到安全、稳定、愉快,而不是感到约束、厌烦,过度的自由反而会使孩子无所适从。

  儿童需要的自由是心的自由,而不是一切的自由和放任。在幼儿园里,有限的空间、相对较多的幼儿、师幼比例的制约都需要一定的规则才能保证日常活动有序地进行,就像孩子们爱玩的游戏也有游戏规则一样,这是保证游戏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可以想象,如果幼儿园里没有规则,孩子们都想怎样就怎样,相互打搅、妨碍别人也无所谓,生活在其中,孩子们就会发展其创造性了吗?会感受到快乐吗?无论是幼儿主动或被动的选择了教师给与他的教育影响,只要这一教育影响是切合了儿童的发展要求,他从中得到愉悦,因而他会把这一教育影响变成自愿进行的主动参与的活动,自觉地遵守活动中的规则,从幼儿内心来讲,他是自由的进行这一活动的,并没有感觉到规则的束缚。例如:在区域活动中,有些区域是需要安静的,如图书阅览区、美工区、探索区等,教师会将规则以幼儿愿意接受的方式呈现:以示安静的漫画暗示孩子们在这些区域中活动的规则是不能大声喧哗、跑跳吵闹,但是允许幼儿小声交流,这里的规则保证了幼儿的阅读注意力和兴趣,而允许幼儿交流并不会阻碍幼儿的表达想法。因此,适宜的规则非但不会阻碍幼儿的发展,反而会对幼儿的个性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二、规则由谁来制定?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是权威,是管理者,有制定各种规则的权利,而幼儿是被管理者,只能遵从这些规则,而不管这些规则是否合理。如:吃饭时不许讲话,饭后静静地坐着等待其他小朋友都吃完后一起看图书,不能做其它的……等,以上规则是教师为了便于简单划一的管理,而不顾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强加于幼儿的,这样的规则传达给幼儿的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有些规则即便是我们成人也难以坚持做到的,因此规则的制定应注重幼儿的感受,不合理的坚决摒弃。

  新的《纲要》中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规则的制定应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应从孩子们中间来并回到孩子们中间去,当幼儿能够发现规则是自己的需要时,规则便会内化为幼儿自觉自愿的行为,当然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在一次幼儿拼搭大型积木建筑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又像上次一样,紧挨着盛放积木的架子拼搭,虽然拿取积木很方便,却很容易在拿取积木的过程中碰倒刚刚搭好的建筑,上次我就提醒过孩子们了,可是孩子们还是记不住,我想还是让孩子们自己体验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会更好。这次我没有提醒他们,接下来我发现孩子们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因为,他们不得不一次次将歪倒的积木扶起来,并对碰倒积木的同伴表示不满,并闹起了纠纷来找我评理。我引导孩子们想:小朋友是故意碰倒积木的吗?为什么老是不小心,请告状的孩子试试取积木会怎么样。商量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孩子们很快知道该怎么做了,在离架子远一点的位置搭积木,就成了我和孩子们共同制定的规则。

  三、幼儿“常规”不好该怪谁?

  通常情况下,教师对不守常规的幼儿评价是“太调皮”、“没规矩”、“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却很少能从自己的组织和管理上找原因。

  在一次中班区域观摩活动后,评价时教师花了近十分钟时间请幼儿讲述自己的绘画作品,由于讲述的幼儿声音小、表达的语言不够清楚,而其他区的幼儿又纷纷急切地想要表达,而教师又未及时观察到并加以引导,孩子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并且音量不断扩大,教师终于忍无可忍,严肃地点名批评“违规”的幼儿,终于强行压下了这场“骚动”。但是孩子们的感受如何呢?反思教师的组织是否有效?其实,改善这种状况的策略就是及时发现孩子的需求,换位思考站在幼儿的角度想一想:听不清别人讲什么还要坐在那儿老老实实的不能说不能动,我会坚持多久?假如教师及时发现了幼儿的情绪变化,请坐着的小朋友与讲述的幼儿互动起来,请他们说说看到的画并加以评价;或加快讲评的节奏,使每一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跟身边的小朋友讲讲自己玩的内容,交流一下新的发现;或展览幼儿的绘画作品,请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与伙伴自由交流等都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当有相当一部分幼儿不守规则,活动场面失控时,教师不应简单的把过错归结为孩子们的“故意捣乱”,而是应反思自身教学组织行为的问题,寻找适合儿童的教育方式,那么,“常规”便不会成为教师的“心病”,幼儿的“紧箍咒”。

  四、稳定的“规则”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常规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规则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会变得不合时宜,或不再发挥作用,那么就需要调整。比如:过去教师组织集体教学时,常让幼儿将手背后或一律放在膝盖上,双脚并拢,挺胸抬头等诸多无视幼儿身心特点的要求,教师对规则的关注常常超过对幼儿的关注,这显然已不适合今天以“儿童为本”的观念。

  然而,许多规则应是相对稳定的,不应朝令夕改,因人(值班教师)而异,即便是班级里的三位教师也应对孩子们进行相同的规则要求,比如:餐后放好餐具—漱口—进入区域活动—遵守各区域的规则等,以便于孩子们了解老师的要求,知道要做什么、怎样做和要达到什么标准,明确了目标,孩子便会感到安全、愉快,便于执行,也便于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规则的养成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培养。

  总之,规则应是绝大多数孩子能够较容易遵守的,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能够得到孩子们认同的,如果有极个别孩子经常违反,那么我们需要特别关注这个别孩子的发展问题。规则应成为孩子们一切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不应成为阻碍儿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展的“绊脚石”,更不应成为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正常交往的障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成人社会有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的社会道德规范这样无形的规则,并且为了保证社会的有序、人民生命的安全,国家有法律法规,公共场所有规章制度等有形的规则,所以说人们生活在与周围人交互作用的环境中,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以保证不妨碍别人,同时也保证了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如若违反、违背,则会遭到周围人们的疏远、离弃,这样的人恐怕不会感受到快乐和实现成功。而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会使幼儿很好地与周围人交往沟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赖,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很快地融入社会,与周围人和谐互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山东英才·银座幼教集团 李军 邓群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