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案例:由两次不同效果的种植活动所想到的

网络资源 2009-11-18 21:49:1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种植活动是幼儿非常乐意参与的一个活动,每次种植都给人轰轰烈烈的感觉。孩子们在与泥土、种子、劳动工具的亲密接触中感受着劳动带给他们的无限快乐。

  记得今年春季种植时,我带幼儿平整好菜地后,就一人发了一颗种子,孩子们根据我的指挥,在规定的位置放下种,埋上土,浇上水。活动用的时间不多,只有一小时。最初几天,还有几个热心的小朋友跑到菜地给种子浇水,进行观察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对菜地的热度也随之变为零。虽然我曾试图挽回他们对菜地的热情,经常组织全体幼儿到菜地开展观察活动,但都不能唤起他们的持久的兴趣。眼看菜地里的植物有的枯死,有的长高、长大、结荚结果,孩子们对这一切却是一脸的默然,自己的辛苦和努力就这样因为孩子们的默然而不了了之,让我倍感着急和失望。

  本次秋季种植活动,是我在领悟了“二期课改”精神以后开展起来的。在我的提议下,孩子们首先对“怎样才能在菜地里一眼认出自己亲手种得小苗苗?”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果:把种子种在带有自己名字的杯子里这个方法比较好。第二天,我给孩子准备了相应的一次性杯子、记号笔。在写名字的过程中,有孩子提出来,苗苗要是长高了、长大了,小杯子里的泥土就不够营养了,怎么办?围绕这个问题,他们有的说在杯子底部戳个洞,但有幼儿反对洞太小,植物的根还是没地方长,经过商量,大家认为把杯子底部全部剪掉最好。这次种植的种子是孩子们自己从家里收集的种子当中选择的。选择过程中,我问他们改选怎样的种子?有的说要选漂亮的;有的说要选大粒,因为大的种子长出来的小苗苗也很大,不会生病。最后孩子们统一意见:要选大粒、漂亮、肚子圆鼓鼓的种子。在菜地里,孩子们遇到了好多困难:大蒜头应该怎么放,是尖头朝上呢还是朝下?底部剪掉的一次性茶杯有点软,该怎样牢牢地安在泥土里?种子应该全部在泥土里,还是一半在泥土里?种子到底一天要喝多少水?这些问题我并没有马上就给予他们正确答案,而是让他们在思考、讨论中寻求答案。自种植那天开始,孩子们就像养了一只小宠物,每天进园或是离园时都要走到菜地去看一看,浇浇水,摸一摸,欣喜地告诉老师和同伴自己杯子里的变化。

  虽然,他们的苗苗还长的不高,但他们用自豪、满足的笑容和自信的言语告诉我们,他们分明已经看到了丰收,一股要坚持到底的决心溢于言表。

  相同的活动内容,不同的组织理念,不同的活动效果,孩子们不同的情感反应。为什么?

  带有探索型体验的种植活动的课程构建,与以往的种植活动有着显著不同,它不在是完全由教师预先规划、设置的特定的载体,而是一个由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相结合,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在这样的种植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得到了重视。“怎样的方法能标明是自己亲手种的植物?”“大蒜头应该怎么放才能发芽?”“种子一天要喝多少水?”等问题自然成为了课程的内容,成为了幼儿探索的对象。这些问题都是从幼儿当中而来,在这些问题的驱使下,无怪乎孩子们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对菜地的兴趣不减。

  在原有的课程模式、教育教学条件下,幼儿的学习几乎是被动的,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偏重于机械模仿、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幼儿成了教师灌输知识和技能的“接受体”。春季种植,教师的理念正是局限于此,使的幼儿被动地参与教师所组织的种植及各类观察活动,削弱了孩子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而在秋季种植活动中,幼儿学习的激情得到及时的张扬,学习的潜能得到教师充分的认识和肯定。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收集种子,自发地探究问题,自由地表达经验表现能力。在共同的种植活动中,幼儿与教师之间真正建立起“对话与交流”、“合作与分享”的关系。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