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家庭、社区是探索材料的“大仓库”

来自网络 2009-11-24 09:42:2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导读:教师要认识到幼儿生活的环境是多元的,材料的提供也是多方位的,从教室到幼儿园;从家庭到社区;从幼儿到教师;从家长到“过路人”;从书本到网络……在探索活动中,教师要挖掘环境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幼儿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

  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教师应如何利用家庭、社区中的丰富材料“资源”?

  实录一

  孩子们围绕着“米是从哪里来的”话题展开了讨论。有的说米是从超市里买来的:有的说米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当孩子们了解到“米是种出来的”时,他们很想自己动手种一下,于是我就为他们提供了糯米、大米、黑米、稻谷等材料。孩子们选择了不同种类的米,并放在水里等待发芽。可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发现水里的米不但发不了芽而且都腐烂发霉了,惟独稻谷,长出了细细绿绿的嫩芽。围着这些嫩嫩的小苗苗,孩子们又产生了新的疑问,“该将这些苗苗种在什么地方好呢?”彬彬回去问爸爸,下乡插队过的彬彬爸爸马上主动地承担起种秧苗的任务。他从家中找来了一只废旧的大面盆。在盆中装了泥土和水,并做成“水稻田”的样子。他还为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插秧演示,而且在以后的日子里和孩子们一起施肥、除杂草,让孩子们有了一次亲手“种水稻”的经历。

  实录二

  一次,睿睿从乡下探望姥姥回来后告诉大家,他发现姥姥用糯米来包粽子,而且他还特意带来了几只粽子给大家看。有一群小朋友马上对粽子产生了兴趣,帅帅说:“这些包上粽叶的糯米怎么会变成三角形呢?”昊昊说:“要是我们也有粽叶和糯米,自己来包粽子该有多好呀!”听了孩子们的话,我特意去菜市场买来了糯米和粽叶,并和他们一起试着包粽子,可是试了几次都不成功,大家有些气馁了。

  这天,婕婕早上来园时兴奋地告诉大家,刚才她看到自己家门口有几位阿姨开了一家粽子店,她们坐在弄堂里,一边包一边卖。我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于是带着孩子们来到社区,鼓励他们去观察阿姨是怎样包粽子的,并询问包粽子的步骤,可以让阿姨先教一下,然后回到幼儿园再试着自己动手包。孩子们就是在这种感性的环境中,获得了经验,产生了进一步探索的需求。

  思考

  幼儿是如何来认识这个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世界的呢?在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幼儿生活的家庭与社区是引发幼儿产生问题、观察问题最直接的场所,也是为幼儿探索活动提供材料的天然“大仓库”。

  所以,教师要认识到幼儿生活的环境是多元的,材料的提供也是多方位的,从教室到幼儿园;从家庭到社区;从幼儿到教师;从家长到“过路人”;从书本到网络……在探索活动中,教师要挖掘环境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幼儿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

  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教师应该提供怎样的材料来影响幼儿,以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呢?以下两点建议不妨参考一下:

  ·由于幼儿的思维以动作性、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为主要特征,所以教师提供的材料应丰富,材料之间应具有有机联系。

  ·注意材料对幼儿探索活动的支持作用。材料的提供可以是预先完成的,也可以是在过程中不断补足的。当教师发现幼儿有需要。或者产生了新的探索点时,应随时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材料,从而使探索活动持续、深入下去。

  来源:《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案例》

  作者:谢佩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