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父爱的三大误解(2)
后记:
有一个三口之家,夫妻二人带着4岁的小男孩住在一个院子里。
这天,爸爸在屋里看书,妈妈在厨房做饭,小男孩在快乐地蹬三轮车。
小车持续不断地发出吱吱嘎嘎的响声,响声当然传到了屋里。
夫妻二人对此产生了不同的反应:
母亲手上忙活着,耳朵听着儿子发出的声响,心里特别踏实;
父亲则一边翻着书,一边皱起了眉头,显然,噪音影响了他。
接着,他意识到儿子的车出毛病了,应该修理修理,
于是他起身去取工具,招呼儿子过来给他修理了一下。
小三轮修好后,男孩再蹬时便悄无声息了。
父亲满意而安心地回到屋里,他可以专心地看他的书了。
但这时厨房的母亲却感觉非常不适,
因为在她听来,儿子小三轮吱吱嘎嘎的响声,如同天籁,
没有这声音的伴奏,她做事不得劲。
小三轮的声音,母亲觉得是音乐,父亲却认为是噪音,
母爱更感性,父爱更理性。
母亲意识不到小车出了毛病,父亲却取工具去修理,
母爱更宽容,父爱更严格。
母爱并不是糊里糊涂。
母亲听着吱吱嘎嘎的声音,可以在心里掌握孩子的状况:
是否骑得太远?是否摔倒了?磕着了?
一旦这声音没了,她立刻警觉是不是发生意外了?
母爱更温暖,更柔软。
父爱也不是那么冷若冰霜。
吱吱嘎嘎的小车,孩子玩起来肯定不舒服不痛快,
万一小车哪里出了毛病甚至散了架,还会伤着孩子,
这声音是噪音,也是不安全的信号,必须尽快修好。
父爱更稳重,更坚硬。
母爱易于言表,父爱深藏不露。
父亲在背后默默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有多少被我们记得?
我们第一次喊出“爸爸”时,他内心的喜悦谁能知晓?
“好爸爸”并不一定要给孩子喂奶、哄孩子睡觉、帮孩子洗澡,
很多事他们不常挂在嘴边,但是在需要时总会提供最有力的双手。
成长的道路上,
少不了母亲的叮咛嘱咐,也少不了父亲的无声支持,
少不了母亲的夸奖赞扬,也少不了父亲的苛责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