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谁扼杀了中国孩子的想象力?(2)

广州日报 2010-11-26 10:34:44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而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曾锦华认为光站在教育领域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必须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我们都说高考指挥棒,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谁在指挥高考指挥棒?”他举例,德国是世界工业强国,以可靠、创新力强著称,但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是职业教育,一个中等技术职称的工人比高等院校的学生工资都要高。曾锦华认为德国的经验值得我们深思。

  记者手记:

  想象力和知识谁更重要?


  爱因斯坦曾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言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然而,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长期以来我们更注重的却是知识的理解和传承,孩子的创造力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天马行空的想象甚至被斥为幻想、妄想,一切仅以纸面的成绩为标准。教育的日渐浮躁和功利化,从长远来说对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将是一种伤害。这次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的调查令人警醒。诚然,从想象力到创新,以至转化为生产力并不容易,这中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然而,如果我们再不注重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我们国家未来创新将从何谈起?国家的竞争力将何以提升?

  观察眼

  中国孩子想象力倒数第一该怪谁?


  现在一件很时髦的事就是批中国教育。不管高考帮助了多少寒门子弟改变命运,它都是毁人不倦的罪魁。好多新时期的教育家还发明了很多号称很素质、其实沦为当代孩子沉重枷锁的新课——比如占据孩子太多业余时间的各类残酷的兴趣班。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结论很熟悉——“中国孩子的创造力被传统教育扼杀了”。

  其实,现阶段中国无法撑起孩子们想象力的天空。

  老师不能。这些人没有受过创新教育的训练,而且应试教育体制不改,其一切职业荣辱都与成绩牢牢挂钩,孩子上学只有一件事,就是想着取得好成绩,甚至将想象力用于写撒谎作文。

  家长不能。他们大多知道转型社会竞争之惨烈和上升通道之狭窄,如果自己没混好,为了自己孩子将来能在拼爹盛行的社会中获得更多生存空间,必须逼迫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经济不能。中国制造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山寨成风,市场创新主体得不到国民待遇,急功近利严重。

  社会不能。中国社会评价体系是文凭大于文化,关系大于能力。有想象力不如重温一下民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我没有刻意得出当代中国想象力无用论的结论。我的真实意图是:对于中国孩子想象力世界倒数第一,仅仅痛批中国教育是于事无补的。即使教育界有识之士如今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尊重孩子天性,倡导创新思维,理解尊重培育其想象力,并助其意外成才,也难逃为西方发达社会输送人才的结局。

  一个盛行的逻辑是:教育改革应首先从高考制度下手。事实上,首先应下手的是:整个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改良,进而带动整个文化系统的彻底嬗变。只要法治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每个人能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展开博弈,能力至上的评价体系得以回归,高分低能的教育,何以徒存?(石述思)

  网友跟帖:

  ★教育就像是一条河,学生就像河里的石头,不管你是长的、方的、还是带角的,统统都给你磨成圆的,放眼一望:呵!有纪律啊!

  ★小学时我的想象力也很丰富,结果老师说我有病,还要父母带我去查智商。

  ★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民族是无法想象的,永远都在步人后尘,永远都在模仿别人,我见过好多儿童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时候被老师和家长视为傻子、异类,甚至训斥!唉!可怜、可悲、可恨!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