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解热,首选物理疗法
杨女士两岁半的女儿感冒了,午夜里高烧不退。慌乱中,杨女士给女儿吃了家里备用的退烧药,过了两小时仍不见好转。她抱起熟睡的女儿就去医院打退烧针,请医生迅速把体温降下来。专家指出,儿童发烧时,太过紧张和无所谓的态度都不可取,打针吃药要遵医嘱,对症治疗。
发热是儿童的防御反应
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何海兰告诉记者,儿童发热多数是由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许多疾病都会导致发烧。发烧只是表面现象,有的情况重,有的情况轻,“关键是要正确判断导致发烧的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她表示,“发烧是小孩对病毒的一种防御反应,表明机体的免疫机制好,是人体的重要自我保护手段之一。”
多数发烧是感染性疾病引起的,体温较高时,病原微生物容易死亡。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当出现略高于正常人体的体温时(37.5℃—38.5℃),人体会表现出更好的抗感染防御机能。
不要一发烧就要求输液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发热,静脉输液发烧就会退下来,病也好得快。何海兰指出,这其实这是个误区。输液只是临床上静脉给予抗生素以及一些特殊药物和补液的一种治疗,一般用于严重感染症状或者细菌传染疾病,腹泻脱水及服药困难等情况。
何海兰表示,部分6个月—5岁的小儿可能引起高热惊厥,发生抽搐等,但是体温略高不必惊慌,“孩子发烧与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刺激有关,发烧可以帮助免疫系统战胜病毒和细菌。”体温刚过37.5℃就给孩子吃退烧药,效果并不明显,也根本没必要。发烧超过了39℃,就要求医生给孩子打退烧针,这也是误区。何海兰强调,“一般3岁以下的孩子,超过了38.5℃就需要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1个月以下的孩子不能吃退烧药,“体温调节不稳定,只能用物理办法来降温。”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何海兰建议口服解热药,“无疼痛而且药物效果差不多。”
儿童解热,首选物理疗法
儿童的解热治疗,“首先选择非药物治疗,如多饮水、少穿些衣服或少盖些被子。”何海兰指出,夏天应降低室温至25℃,确保孩子处于凉爽但不寒冷的环境中。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证明,在发热时(38℃~41℃)用酒精或冷、温水擦浴降温是不科学的,这样做违反了生理的发热调节机制,不仅无效,且可能使患儿发生颤抖,加重肺炎和其他疾病,而且酒精擦浴还可发生酒精中毒。
何海兰指出,正确的做法是,把包孩子的被包和衣服打开,必要时用空调调节一下室内的温度,但不要用风直吹。给孩子用毛巾蘸温水擦擦身体,用温水洗洗澡也可以;或者用小毛巾包上冰袋(冰冰贴)在额头上冷敷等降温。此外,让孩子多喝白开水或者果汁,防止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