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副市长:无证办园将出台管理办法
在学前教育中,“黑园”、“小区配套幼儿园”及前不久开始实施的小规模办园,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昨日,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副市长洪峰表示,对无证办园将出台管理办法。此外,未来三年,市区两级政府将接收147所小区配套幼儿园。而对于小规模办园,多个区县教委表示,由于实施细则尚未出台,目前尚无人申请成功。
29日,副市长洪峰称,将制定对无证办园的管理办法,对无证办园要明确责任,加强治理。
2010年1月17日,朝阳区东坝驹子房辛街村,家长抱着从火场中抢出的孩子回家。当天,该地一无资质幼儿园发生火灾,1名孩子身亡。本报资料图片王申摄
建议取缔无证园前明确安置方法
洪峰表示,城乡接合部地区无证办园问题突出,在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情况下,治理难度很大。对于无证园,各区县政府要全面排查,经整改达到相应标准的颁发办园许可证,仍未达到保障幼儿安全、健康等基本标准的,要予以取缔,并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儿。
据了解,北京市已经出台了举办小规模幼儿园暂行规定,此举将促使一部分无证园通过整改,获得许可证。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建议,对需要整改的幼儿园在整改期间,要保证幼儿正常接受学前教育。该委还特别提出,在依法取缔无证园前,应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幼儿分流、安置具体方法和去处等主要内容。
市人大学前教育调研组表示,北京市现有无证园1000多个,入园的主要是非户籍人口的孩子。
三年计划首先确保户籍儿童入园
洪峰坦言,因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户籍适龄儿童入园尚未得到完全满足。根据三年行动计划,若目标实现可满足户籍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实现学前三年学位供给全覆盖,对于未能入园的在京适龄儿童及家庭,则提供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指导服务。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认为,在满足户籍适龄儿童入园需求的基础上,还应探索非户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保障制度。
去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北京作为试点地区之一,试点任务中就包括探索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随迁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保障制度。
曾多次参加学前教育调研的市人大代表安丽娟建议,可以考虑从稳定就业情况、社会保障情况以及纳税等方面,设定一定的条件,符合条件者的子女即可与户籍人口子女享受一样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将利用富余教育资源建小学附属园
在扩大幼儿园资源方面,除了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外,洪峰表示,还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建设小学附属幼儿园,利用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
追访
小学“幼儿班”不能替代幼儿园
海淀区教委表示,今年将在北部4所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对于小学附设幼儿园,区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是一个暂时实行的措施,不会长久执行,一位区县教委负责人表示,小学办标准班不能替代幼儿园,等缓解了入园难这段日子后,还得让孩子上幼儿园,“小学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跟幼儿园不是一个类型,小学教师转岗,并不能替代专业幼教教师。”
此前,为缓解幼儿园入托难问题,门头沟区表示,将在山区小学开设11个标准班,接收330名3至4岁的幼儿。标准班的师资将通过招募或者部分小学老师转岗来完成,教学内容完全按照幼儿园的要求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