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季的六大乱象逐一盘点
面临升学季,家长们奋力搏击,试图为孩子的未来“搏”出一条康庄大道。但这又不是一个规则清晰的搏击场,各种乱象导致原本简单的升学成为一场“摸瞎子”大赛。是学校太牛,还是家长太急?是教育资源太不均,还是评价体系太单一?
乱象一:考的不学,学的不考
信息严重不对称是不少家长忧愁的根源,在幼儿园时,不知道小学的招生要求。上了小学,又担心不符合初中的标准。
而忧愁的根源,来自于上游学校和下游学校培养模式的脱节。示范幼儿园不搞应试教学,但名牌小学的招生门槛首先就是多项应试测试指标。小学里不教奥数,而奥数证书却是很多民办初中的敲门砖。
考的不学,学的不考,让很多家长陷入焦虑,往往到了四五年级,再将之前的教育理念统统推倒重来,恨不得孩子一个暑假就培养成数学小天才,做题小能手。
而孩子们,除了学校里的学习,还要被迫接受另外一套完全为了应试而准备的教育体系,为此奔波于各大教育机构或是民间名师的门下,早早失去了童年所应有的玩乐时间。
乱象二:各校自主招生,孩子精神分裂
A校搞面谈,B校考奥数,C校看重才艺,D校要英语会话,由于各设招生标准,不同的学校会有有不同的指标。
而家长们为了加大考中的概率,往往会“海投”孩子的简历,一个孩子要面试四五所学校的,不在少数。于是孩子们考前往往要精神分裂好长一段时间,学生进一次校门就得背一次考试圣经,还各不一样,导致学生成长体系紊乱,学习负担加重。
这样的招生方式,倒有点像大学的自主招生,可是孩子们不是大学生,也还没有经历过那么多年应试教育的浸淫,哪里吃得消啊。
乱象三:考学生还是考家长?
禁止将奥数作为入学参考,教育部发布这样的禁令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可这一套体系却从来不乏追捧者。
从十几年前的《我加数学等于聪明》到如今的《思维训练》,奥数总能找到合适的装扮再度出场。而一项项数学竞赛的证书,也成为家长们趋之若鹜的珍宝。翻看这些竞赛题,往往让人倒抽一口冷气,别说是孩子,一般没有接触过的大人,也不一定能够答得出。
乱象四:宁信网上不信官方
不少有经验的家长都是“泡”各种教育论坛“泡”出精来的。“听专家侃侃而谈还不如上网泡论坛。”一名家长兼版主如是说。
一到二、三月份招考准备期,论坛上就会有有心人贴出的“各区县学校招生要求”、“小升初家长指南”、“某某名校招考准备秘籍”等等资料,还会有历年来家长们对于该学校在论坛上的讨论。“我家孩子读的是某某校某某老师带的理科班,教学绝对认真,每天作业做到十一点。”“我们孩子读的是某某校,外面名气挺响的,其实不行的,管理一塌糊涂,大家别去。”“我家孩子同时被两所民办录取了,不知道该去哪一所,求助!”这样的帖子每天在教育论坛上都有好多,还有不少家长因网结缘结成联盟,考试竞赛都一起出发,发现了什么“牛老师”开的班还会私下交流。
网络上的信息越发达,越让学校和官方机构的声音显得弱小。一个小学老师担忧:“我们并不要求家长这般疯狂补课呀,可教学大纲、课堂内容现在似乎已经没家长信了,到底谁是老师,谁在办学啊?”
乱象五:名校崇拜,盲目跟风
为什么要进名校?家长们的原因很简单,教学质量好、环境好、升学前景好。总之就是好。
对于名校的崇拜,很多时候源于名校的牛“数据”。每年进市重点的百分比是多少,每年某某杯得奖的人数是多少,这些金光闪闪的数据和摆在橱窗里金光闪闪的奖杯以及喜报一起,让家长们心动不已,好像自己的孩子一旦踏入该校,就立即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而有的家长更为高要求,不仅要进名校,还要进重点班,才能算是上了双保险。
但所谓的“名校”究竟适合自己的孩子吗?校园文化与自己孩子的性格相匹配吗?为“名校”花费大量时间在路程上值不值得?这些问题家长从不考虑。“就好像世博会一样,看到哪儿排队多也就挤过去瞧一瞧,根本不关心内容如何。”一位教育界人士如此形容。
乱象六:升学中介“大发横财”
择校升学同样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因为升学而火热起来的教学机构横亘在家长和学校之间,担当起了类似于“中介”的角色。这下,不仅出国留学、自主招生有中介有培训,就连幼儿园、小学生升学也有“军师”出谋划策,前后打点。他们的出现,其实和各层次教育的脱节不无关系,家长们不得不寻觅课堂之外的教学,以迎合更高层次的认可。
这一广大的市场已然形成一条利益链条,唯有家长和学生被绑在其中,动弹不得。
教育观察家言:
选择“未来”还是选择“中国”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家长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学习环境是没有错的,学习、工作、成家,大都如此,但并非都能得偿所愿,毕竟,学习的道路漫长,变数很多。
不妨看一下前十名现象,学到本事才是真的。每年上海高考的前几名,他们一路都是名校出身?不见得;他们将来工作都是精英?不见得;他们将来都有一番伟大的成就?不见得。
但也不能反过来说不追求名牌就有利,有些专家教别人不追自己孩子倒穷追。我觉得应该是,尽力即可,不能钻牛角尖,但不论在哪一种环境下,都要保持进取心,向山峰看齐。
很多时候,我们责怪学校招生乱,乱出题,乱制定政策,可说实话,学校也是被逼的,被谁逼的?与日俱增的报名人数、打招呼的条子数和根本满足不了需求的学额、生均经费。为此,学校只能树立起一道又一道门槛来淘汰人。
在“择校观”问题上,我最多补充几个关键词——实用、科学、生态的择校观。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观念不是先树立的,而是在实战中选择的。难怪越来越多的人说,开家长会、听专家在电视上侃侃而谈,不如上篱笆网,因为,前两个地方很未来,后一个地方很现在、很中国。
(笔者是一名长期在教育界工作的观察家,因种种原因未肯透露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