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的区域划分存争议
学区房的划分到底谁说了算?由于真正的学区房都由教育部门或者学校自己划定范围,往往具体到了哪条街道的哪些楼房,而且对家庭各成员的户口所在地、迁至该房屋的时限都有不同规定,很多家长很难具体了解,加上购房时往往依靠房产中介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赔光积蓄还未能如愿。
虽然不少房产中介、学校和教育专家对外宣称,就近入学的规定比缴纳赞助费进步了很多,就算由此衍生出了学区房,也在某种程度实现了基本公平,不过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对学区房本身的争议尚未结束,由其派生出的新的矛盾已开始显露。
由于真正的学区房都由教育部门或者学校自己划定范围,往往具体到了哪条街道的哪些楼房,而且对家庭各成员的户口所在地、迁至该房屋的时限都有不同规定,很多家长很难具体了解,加上购房时往往依靠房产中介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赔光积蓄还未能如愿。
“其实学区房唯一决定因素是人为的区域划分。”一位房产经纪人表示,就算符合了教育部门的区域划分,各学校往往会有一些针对家庭等情况的规定,“总之就是变数很大。”以同在中关村的两所重点小学对学区房户口的规定为例:中关村一小要求全家户口都在该房产上,中关村三小则只需要具有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就行,差异颇大。
不仅如此,一些学校还有不为人知的特殊规定。此前曾有一个案例,一位家长在看好学校和房子之前,详细打听了房子是否属于学区房,并对学校的要求做了调查,但最后还是没能实现梦想,原因是该学校有条针对区域内房子在一定年限内入学学生名额的规定,由于该房子原房主已经有一个孩子在这个学校入过学了,等于这所房子的入学名额已经被占用,一定期限内不允许有第二个学生入学,所以这个家长白花了那笔钱。
由于区块的划定、各学校的规定并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就算同一学校,其不同时期对学区房的划定也会有变化。正因为如此,很多已经购买学区房的家长也并不放心,“我们现在看的学区房都是过去的学区房,等到孩子开始上学可能要3、4年后,到时候这房子是不是那还是个问题呢!”之外还有一些中介机构的蓄意误导或欺骗,在种种因素盘根错节交织下,家长背上的这个“壳”早已不堪重负,只是看起来很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