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猪宝宝”学位紧张 北京幼升小遭遇难题(2)
解
扩充学位供给应对入学高峰
建立弹性教育制度调控波动
无论是入园难,还是入学难,政府最直接的应对方案就是扩充学位总量。资源供给的增加,确实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教育需求。
从2011年起,教育部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改善办园条件和质量。以北京市为例,2012年新增入园名额2.4万个,完成新建和改扩建西城区红山幼儿园等公办幼儿园51所。
“2013年北京预计投入7亿元用于200余所新建、改扩建和改善办园条件的幼儿园,同时建设100多所村办幼儿园,共计增加学位2.4万个,使全市幼儿园总数达到1530所左右。”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这些建设,北京市的“入园难”问题有望得到基本缓解。
相形之下,中小学面临的压力更重。在“金猪宝宝”之后,还有“奥运宝宝”,甚至有“龙宝宝”……据介绍,未来三年小学学龄人口将进入新的高峰期,当初扎堆降生的孩子们,可能面临更为拥挤的“独木桥”。为应对即将到来的高峰,北京市政府2012年正式颁布实施了《北京市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新建、改建、扩建200所中小学校,增加16万个学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3年将开工建设30个项目,支持23所小区配套学校二次改造,支持城乡结合部、新城等地区30所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
针对入学矛盾集中和学位需求强烈的地区,北京市教委2012年共投入2.4亿元重点建设15所学校,除东城区、西城区外,其他每个区县各有1所。教委方面表示,“在这些学校中,新建校6所、改扩建学校9所,可新增学位约9492个,其中小学学位7166个,总学位达到22720个。”
强调学位增量,固然可暂时应对学龄人口高峰。但专家认为,多建学位只能解一时之急,今后随着学龄人口数量的减少,容易造成资源闲置。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任苇看来,在国家宏观调控基础上建立弹性教育制度很有必要。
据悉,一个孩子从办准生证开始,信息便已被记录下来。“政府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监控与分析,实时了解每年的儿童出生情况。”任苇说,“根据对宝宝每年出生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提前3年对本年度出生的宝宝入园所需的教育资源进行宏观调配,提前6年对本年度出生的宝宝入学所需的教育资源进行宏观调控。”
“建立在对数据统计与分析基础上的灵活调控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资源不足及教育资源浪费的难题。”吴霓说,“现阶段,在根据行政区划的人口数确定学校数的政策背景下,根据大、小班额的调控及简易教室的建设来调控教育资源显然更为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