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不让梨"就给大红叉
最近,上海一个小学生的作业使“孔融让梨”成为一个热词。《孔融让梨》的课文学完后,作业中有道题目问:“如果你是孔融,你会不会让梨?”孩子回答:“我不会让梨。”结果老师批了一个大红叉。深感不平的家长把作业传到网上“求公道”,引起一片争论。
“你会不会让梨?”这个问题即便放在成人世界里也会有很多不同的回答。对自己道德标准要求高的人,也许会选择“让”;但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中,不少人出于种种考虑,也会提出“不让”。成人尚且如此,我们就更不能苛求一个孩子去作出非此即彼的回答。
如果单纯按照语文课程的技能要求,“让不让梨”的标准答案自然是“让”。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我们的语文教学除了语言技能外,还承载着很多道德 教育的功能。《孔融让梨》的用意也在于此:展示道德楷模的善与美,传承并弘扬谦让和礼貌,提升当代孩子的个人道德品质。但若这种道德要求也要通过作业中的 “标准答案”来判定对错,不仅不合适,而且会失效。对那些从小没有“让过梨”的学生来说,回答“让”是违心,回答“不让”又会面临“失德”的压力。老师即 便用一个“大红叉”判断正误,孩子心里如何真正服气?
社会转型时期,传统道德观念受到挑战,“当代孔融不让梨”并非个例。比如,无人看管的“诚信馒头”摊,你是否会自觉付钱?面对倒地老人,会否因 担心被“赖”而袖手旁观?教育工作,说到底是育心。“标准答案”束缚和压抑了孩子的想法,忽视了孩子的内心。而要想真正“入心”,就必须超越学生回答的对 错之争,挖掘背后的曲折与“两难”,一边褒奖孩子的诚实品质,一边以正面的真实案例引导孩子明辨是非,逐步赢得孩子内心的认可,完成德育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