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成为"怪兽家长"
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
别成为“怪兽家长”
前有“虎妈”,后有“狼爸”,又见“鹰爸”“羊爸”……在家庭教育“专家”层出不穷,以各种极端话题占据媒体版面的当下,不少家长很容易被这类 新闻的奇特性抓住眼球,又被夸大的效果吸引、打动,视他们为榜样,照搬和模仿各种理念和办法。但是,家长们要知道,孩子只有一次成长经历,家教不是试验, 而应该重视教育的延续性和针对性。
“虎妈”“狼爸”“鹰爸”渐次登场
在“虎妈狼爸”引爆家庭教育之争后,“鹰爸”又横空出世。不久前,网上一段“4岁孩子在-13℃暴雪中裸跑”的视频,又一次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关注。
这位被媒体称为“鹰爸”的父亲叫何烈胜,由于儿子多多是个早产儿,出生时严重天生不足,并伴有左脑室出血、脑蛋白密度低下、血管瘤等多项并发 症。为了让羸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何烈胜为多多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包括智能、体能、情商、胆商等各个方面,体能方面的功课尤为“严苛”。 比如每天3公里快走慢跑,爬绳荡桥,练习滑轮车、踏板车,这中间还穿插着各种特长训练,如武术、冬泳、跆拳道等。“经过强化训练,多多身体指标达到同龄孩 子水平,智商超过200。”“鹰爸”得意地说。据他所说,为了这次雪地裸跑,事先做了三个月的准备,再加上从小的体能积累,完全有一个循序的过程,不是贸 然为之。
然而,对于“鹰爸”的“鹰式教育”,多多的爷爷直言不讳:“我有反感。”春节期间,老人看到这段视频,当时就掉泪了。“孩子这么小,为何要折磨 孩子?”对于多多的未来,“鹰式教育”的最终成效,老人看着远处奔跑的孙子,既心疼又欢喜,“毕竟他才这么点大,现在能看出什么呢?现在说他是‘超能儿 童’这种满口话,太早啦!”
温柔“羊爸”练就剑桥女儿
相比成功教子的“虎妈”“狼爸”“鹰爸”,以平等温和对待孩子而得名的“羊爸”也时有出现。
不久前,广州女孩王立衡被全球最顶尖的名校剑桥大学录取。2009年,这个女孩为逃避学数理化而远赴英国继续她的高中学业。她说,除了适合自己 的英国高考制度,父母对她的教育方式也是她在学业上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从小到大,爸妈从来不监督我做作业,从没有打骂过我。偶尔也会跟我说别人家的孩 子考上了北大、清华来刺激我,除此之外,不会再给我施加任何压力。学习方面的决定,都由我自己做主,他们无条件地支持。”
对于“虎妈”、“狼爸”的做法,王立衡的父亲王晓华持鲜明的批判态度,他认为这种不人道的教育方式终会害了孩子,他对王立衡采取的是“羊爸”式的教育。他举了个例子,阐释了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
“立衡喜欢摄影,刚转学去英国的时候她发现学校开了摄影课,就想选。我不赞同,但孩子执意要选这门课,我没有再反对,尊重了她的意见。”一年 后,女儿决定不再续选摄影课,因为这门课实在太耗精力了,直接影响了她的学业。“事后,立衡向我承认,她当初的选课决定是错误的,但她认为哪怕是错误的决 定,也应该由自己亲自作出,久而久之,她的决策能力会越来越好。我认为,家长的权威不是靠强制性的命令来树立的,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允许她犯错。孩子 一意孤行碰壁后自然会觉得家长作为长者,生活经验更丰富,慢慢地,她就会发自内心地尊重家长。”
“怪兽家长”应该认真反思
“虎妈”、“狼爸”、“鹰爸”,做父母的变狼变虎变鹰变怪兽,走进华人家长圈。屈颖妍这位香港妈妈当初为了孩子的教育,辞掉了当地一杂志社副总 编的职务,当上了全职妈妈。每天下午4点,她曾和全香港的母亲一起变身为“怪兽家长”。“怪兽家长”培育出来的孩子精通琴棋书画、七八种外语,拥有十八般 武艺,获得了一屋子证书……
对此深有体会的屈颖妍花了一年的时间写出《怪兽家长》,数月内在香港再版9次,受邀到香港几十所学校做讲座,在香港掀起一股“怪兽家长”反思潮。很多家长拿着这本书,照镜子般对照自己的行为,自问“我今天是怪兽吗?”
据屈颖妍的描述,香港的家长“像怪兽一样逼迫孩子学习”,奥数、语法、英语、音乐、美术、跆拳道……为了孩子进名校、升学,很多家长至少提前三 年做准备。“一个小学生平均要参加6种课外培训。奥数、英语、游泳、钢琴、画画,还要学第二外语,比如日语、西班牙语。香港报纸曾报道过,一个8岁的小孩 同时上了15个培训班。香港的小学生下午三四点放学后不会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上培训班。晚上七八点才回家,回到家还要做功课、练琴……到了周末就更严重, 会有一整天的课外兴趣班在等着他们。”
屈颖妍写了一篇文章《教育是一场马拉松》。在她看来,教育长跑,何必赢在起跑线上。有家长称,《怪兽家长》像一剂凉茶,让家长在快要把孩子“处决”的边缘,悬崖勒马。
“人到成年后会有很多忧虑,最快乐的时光就是童年,如果童年都不快乐,以后即使一生获得了所谓的成功,也不会得到幸福。”屈颖妍说,她想通过写书、开讲座,告诉大家:“很多人都在走的路,可能并不适合你的孩子。”
切勿使家庭教育快餐化
“虎妈”成新闻热点的时候,家长们效仿逼着孩子去学钢琴、舞蹈;当“狼爸”占据媒体版面的时候,家长们从床头柜里翻出棍棒,开始信奉“不打不成器”的观念;现在,看到“鹰爸”在电视上侃侃而谈,又觉得也有道理,于是扒光孩子的衣服,让他站在门口让冷风吹一吹……
在家庭教育“专家”层出不穷的当下,许多教育专家认为,每个家庭可以采取适合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但由于家庭背景不同、父母的知识结构学历层次 不同、孩子的个性不同,适合一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并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家庭、另一个孩子,不要轻易把某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变为一种模式。因为教育需要长期性、 延续性,更重要的是有科学性、针对性。
专家们建议,家长们首先要认识自己,认识孩子,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家教方法。如果实在找不到适合的办法,那么还是遵从最通行的教育理念:尊重 孩子,多多交流,切忌宠溺,严格有度……其次,找到正确方法之后,还要坚持下去,不要轻易受到其他家教方法的影响,切勿因为自己的意志薄弱和思维混乱,让 孩子无所适从,成不了“虎”“鹰”反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