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也是需要技巧的
近期,有很多关于孩子被家暴的事件,贵州毕节4兄妹的悲惨事件中,也涉及到了家暴事件。愤怒的父母总会说,孩子犯了错,不打怎么行?不给他点惩罚以后还会犯!调皮捣蛋的孩子有时会让人很无奈,为了让孩子“记住”,进行打骂,但遗憾的是,没过几天,孩子依然会继续犯错!
面对这样的孩子,愁坏了很多家长,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我们不提倡体罚,不提倡家暴,惩罚完全可以采取和缓一些的方式。
惩罚,要对孩子明确的说明原因
孩子犯了错,我们会认为他是知道错在哪里的,但是事实上,他们能感受到的是家长脸上表情的变化,认为自己是做了让家长不高兴的事情,却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错在哪里、应该如何改正。所以,当孩子做了错事,父母需要明确说出原因、明确给出答案,而惩罚措施,可以是让孩子按照正确的、合理的方式去做一遍,并且在不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尽量去承担过错的后果。
原则,适用于所有人
很多时候孩子会较真,为什么家里其他人做了同样的事情没有受到惩罚,而我却要面壁思过?他们会怀疑父母是不是不喜欢自己,是否有偏见,三番两次接受这样“不公平”事件后,孩子有可能变得叛逆,挑战所有人的心理底线,以此来确定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家庭中一旦确定了某一项规则,就需要全家人都遵守。如果有人触犯了原则,惩罚措施可以由大家商议,同时记得也给孩子参与权。
带着你的情感,但千万不要带上情绪
很多家暴发生时,家长都是带着极强的愤怒情绪,这个时候的体罚完全变成了变相的发泄情绪,这样的行为只能拉大亲子间的距离,对孩子的成长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当孩子犯了大错时,父母应该先冷静下来,然后告诉孩子错在哪里,并向孩子表明自己的内心感受,自己依然爱他。之后再让孩子承担责任、弥补过错,相信孩子以后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注重孩子成长,而非惩罚本身
每个孩子都会犯各种大大小小的错误,这其实很正常,孩子们正是在犯错误的摸爬滚打中逐步成长的,我们要注重“吃一堑,长一智”,丰富认知体系,增加生存技能,这也是惩罚的初衷。如果我们过多地注重惩罚的方法、惩罚的形式,一犯错,就先强调要惩罚,那么,不但不会促进孩子成长,还会让孩子的安全感受挫,他们会害怕惩罚本身,进而采取撒谎等其他方式来逃避,孩子的行为问题也会变得更多。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每个孩子也都会犯错误,我们需要用小惩大诫的方式,让孩子逐步成长,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让孩子明确社会规则,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能以自己舒适的方式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