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幼小衔接,首先关注孩子的注意力
崇文实验学校开出的体验课程是团队游戏。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感受小学老师的上课方式和课堂氛围。
有一团队游戏叫“荒岛求生”。六个小朋友一组,老师给每组小朋友一块仰卧起坐的垫子,展开后告诉小朋友:“现在假设我们在大海里遇到了危险,而这些垫子就是荒岛,我们要想办法让每个小朋友都登上荒岛,好吗?”小朋友接到挑战后很兴奋,六个人抱着一团往垫子上站。垫子是展开的,容纳六个小朋友并不难,大多数都顺利完成了任务。但更大的挑战来了,老师把垫子对折了,小朋友们抱成一团,在垫子上晃晃悠悠。
怎么办?老师们让小朋友自己想三分钟。最后,在老师的提示下,最矮的小朋友站在中间,其他一个一个站上去,基本上都挑战成功,大家一片欢呼。
一位负责老师说,让一些原来不认识的孩子在一起,通过游戏的形式,获得快乐,学习遵守规则,学习与人交往合作,试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很多家长都关心招生怎么招。学校给出答复,目前已经得到批复的是招8个班,每个班30人,共240人,具体的招生时间要等待市教育局统一安排。根据往年的时间,一般是3月下旬预报名登记,4月中下旬统一招生。
校长见面会
招生面谈,学校会关注哪些内容?
俞国娣校长说:“我们关注的问题,也是希望家长们在幼小衔接中要关注的问题。现在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重知识轻能力,他们更关心的是要不要读拼音、要不要识字、20以内的加减法要不要教。比起这些,家长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听课时是什么状态,读书时是什么表情。
“还有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搞突击,暑假两个月送去培训班就算是衔接了,缺少了坚持。也有家长只焦虑不行动,时间就这么浪费掉了。”
那么,怎样才是有效的幼小衔接?
俞校长说,首先要关注的就是注意力,看孩子能不能专注地做一件事,比如专注地和人交往、专注地看电视、专注地独立阅读(图画书也可以)。注意力集中的孩子是边听边思考的,并且有回应、有推理。阅读方面,这个阶段的孩子能独立坚持10分钟已经算不错了,如果能坚持半个小时已经很好了。
第二个要关注的能力是倾听和表达的能力。俞校长说:“跟一些孩子说话,他们会答非所问,这样的交流可能就不顺畅了。有些孩子在活动中,听了老师的话后会迅速回应,而且表述得也很明白,这就是倾听和表达的能力。”
第三个要关注的是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俞校长说:“一年级的小朋友经常忘带课本,妈妈跑到学校来拿,如果频率很高的话,是不是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太弱呢?各位家长可以想一下,现在家里,有没有一小块东西是孩子自己整理的,这也是让孩子有责任感的一种方式。如果孩子一个人在家5分钟都害怕的话,我们也表示紧张。进入小学后,孩子会有很多独自活动的时间,比如课间活动、上洗手间,这些都是他们上小学时要面临的问题。”
第四是时间观念。俞校长解释:“要让孩子明白两分钟和两小时是不一样的,上小学后,时间不像幼儿园那么自由了,也要让孩子有时间观念。”
最后是精细化动作问题,比如孩子握笔的姿势。俞校长说:“一年级有些孩子握不住笔,这是小肌肉群没有建立好。写字是观察和动手,和动手能力也有很大关系。孩子在搭积木时,不能总是去看他搭的积木有多高,更要关注一些螺丝、小孔等细节有没有处理好,这就是精细化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