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改来利好,京西悄现名校群
京西地区今年可谓是频出“大动作”,通过多措并举,不断扩充优质资源,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布局。其中仅在引入名校资源这一举措中,在数量上便接近40所,且这些名校办学成果显著,逐步形成名校群落。
现象
京西名校群落数量惊人
“我非常希望也非常愿意把北大附小的优质教育资源分享到石景山。”7月3日,在北大附中附小石景山学校的授牌仪式上,北大附小校长尹超郑重作出承诺,她本人也将一人执掌两校。据了解,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北师大附中京西分校、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石景山学校、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等学校均为引进的名校、科研院所资源开展的合作办学,且成绩不俗。
在门头沟区,首师大附中、北京八中、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人大附小、北京景山学校等8所市区名校名园纷纷落户建校,同时该区还借助北京师范大学的力量,建成“京师实验小学、京师实验中学”,探索教授办学模式,借助高校资源改进薄弱学校。
同样,丰台区也积极引进北京小学、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等名校和中国教科院、北京教科院、北师大等教科研机构、高校前来办学。目前,引进优质资源创办学校达到21所,群众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服务。
这一个个名校群落遍布京西大地,更有多所名校坐落在过去教育资源相对贫乏或者落后的地方,它们的入驻,为当地老百姓解决了教育难题,送去了改革红利。
分析
教育深综改催生名校群落
自2013年以来,北京启动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在这场改革的前期,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成为其核心任务。让百姓享受改革的红利,拥有更多获得感成为这场改革的出发点。短短两三年,引入的名校以良好的办学方式和成绩让人瞩目,正在迅速满足老百姓家门口上好学的教育需求。
引进名校长也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方式,在石景山区,有一所民办学校受到家长们的关注——北京中杉学校。据介绍,中杉学校的校长王翠娟曾是中关村三小的校长,教学团队大部分来自海淀区中关村三小,此外该校在课程体系方面独具一格,并与国际接轨。以中杉学校为代表的高端优质民办校也为石景山的整体教育发展增色不少。“对于这样的优质民办资源,我们很欢迎,同时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条件,希望中杉学校能辐射带动周边学校。”石景山区教委郝显军主任介绍说,目前中杉学校的老师每周都回到五里坨小学兼课,负责主要学科教学,以此提升五里坨小学的教学质量。
实际上,各区在过去也已经进行类似的探索,以门头沟区为例,多年前引进的北京实验第二小学、首师大附中等名校资源已经在当地产生良好的影响,学校也成为当地教育发展的领头羊。
在引进外力的同时,各区也积极扩优“本土品牌”,将区域内优质学校做强做大。“石景山区也有自己的好学校,比如北京九中、京源学校等。”石景山区教委主任郝显军表示,“既然老百姓认可我们的学校,就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将本土品牌校打造成教育集团的领头校,由此带动一大批中小学发展起来。”
丰台区有一批老牌名校,比如北京市第十二中学、丰台区第五小学等,它们在百姓中的口碑一直都不错。“内升”首先要发掘并发挥这些老牌名校的作用,通过举办分校、成立教育集团,实现丰台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与石景山和丰台区不同,门头沟区则实施区内名校托管普通校方式发挥本土品牌校的辐射引领能力。“我区示范性高中大峪中学托管坡头中学,成立大峪中学初中部,与大峪中学高中部系统规划、共同提升。”李永生表示,初中部与高中部实现管理理念、硬件设施、课程体系、师资方面的全方位对接,提升了办学满意度。
就这样,通过外引内升方式,京西三区借助教育领域深综改的东风,一大批新建校、更名校在各方的支持下迅速崛起,短短几年形成独特的京西名校群落。
影响
名校群落涵养区域教育生态
能在家门口上北京十二中附属小学,张仪村的李女士不禁长长出了一口气,因为至少在未来的小学六年内,离学校近意味着孩子能够早上多睡会儿觉。实际上,未来李女士享受到的改革红利更有一大堆:小学就近入学,未来可能享受直升优质初中校待遇;位于京西三区,在中考时还能享受“名额分配”政策,还可以跨区考入优质高中;高考时,北京市有向农村倾斜政策照顾,还能享受双培外培等政策……一系列政策让家长们在左右衡量之后感觉,选择家门口学校才能获得“最大效益”。
对于学校来说,名校群落的显现也让优秀生源不再一江春水向东流。“你可能想象不到,自己费心费力培养的好学生在升学前去了其他学校,那种失落感让教师很受伤。”一位知名学校校长告诉记者,“留住好生源,教师们也有干劲了,一系列新政也让学校的气象为之一新。”
名校群落的形成,并不是封闭的,“它们纷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领一大批普通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更有一批名校实施一校多址办学,这让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更大。逐步实现了整个区域教育水平的提升。”丰台区区长冀岩表示,“这不仅仅化解了择校难题,更是达到了涵养教育生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