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音乐胎教
一、什么是音乐胎教
音乐胎教是指通过音乐对母体和内胎儿共同施教的过程。
此种胎教法已为许多国家运用,如澳大利亚堪培拉的产科大夫曾让35名孕妇,每天按时来医院欣赏音乐,胎儿生后,个个体格健壮。10年后有27名儿童获音乐奖,4名儿童舞蹈演员,其他人成绩均为良好,无一人有不良行为。音乐胎教在我国兴起不久。
二、胎教音乐的选择
胎教音乐要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不要违背孕妇和胎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也不要刻板的灌输正规理论,要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达到胎教的目的。
1、选择让心情愉快的音乐
妈妈的心跳声确实是宝宝安全感的来源之一。因此,国外有研究人员做过实验,将一个哭闹的宝宝放到妈妈的心房处,让他们静听妈妈的心跳声,宝宝确实很快就能安静下来。所以说,妈妈的心跳声对宝宝来说确实是有益处的。而一般来说,生活在羊水中的胎儿大约长到6个月的时候,就可以清晰地听见母亲体内的血液循环、心脏跳动等声音,也能感知来自于外界的各种声音,还会对声音的强弱、音调的高低产生不同的反应。既然宝宝在妈妈腹中就能听到“原版”的心跳声,那又何必再让他们听外来的、翻版的声音呢。
至于胎教音乐的选择,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选择那些让自己听了觉得心情愉快的音乐。道理很简单,因为母体是胎儿赖以生存的环境,音乐如果能为妈妈营造一个好的心境,那么这种愉快的情绪就可以传递给胎儿,从而给胎儿的生长发育带来正面的影响。
2、高分贝的噪声有损于胎儿
有研究表明,母腹内的胎儿成长到一定阶段已有眨眼、蹬腿、吸吮等活动,还具有一定的视、听、味、触等感觉能力,在子宫内可听到妈妈的心跳、呼吸和说话的声音。26周左右的胎儿可对外界传入的声音产生反应,到第36周时,胎儿的听力已经接近成人。美国一所大学的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外界声音的基本音节不仅能全部传入子宫,胎儿还可听到3米外人们的讲话声、开门声和小车通过的声音。由于子宫的阻挡,加上中耳内充满液体,胎儿所感受到的声音要比外界低25~30分贝。
专家指出,尽管传入的声音分贝比外界减少,但外界过大的噪声侵入,会对胎儿的睡眠—觉醒周期产生干扰,如连续10分钟过大的噪声则会使胎儿的平均动脉压及其心血管参数发生变化,使健康受到损害。
更为严重的是,高分贝的噪声可损害胎儿的听觉器官,尤其是音频高达4000~5000赫兹的胎教音乐对胎儿无疑是恶性刺激。
因此,对胎儿进行音乐胎教时传声器或耳机最好离肚皮2厘米左右;音频应该保持在2000赫兹以下,不要超过85分贝。此外,胎教不一定是让胎儿直接听音乐,孕妇可以自己经常听一些圆舞曲、生命交响曲等轻柔、优美、舒缓的音乐。
三、胎教的注意事项
1、科学的态度、正确的目的
胎教是为了使每个普通的孩子通过培训,心身发育更健康、更聪明,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而不该象某些宣传误导的那样,是为了培养天才、神童。
2、必要的知识、冷静的头脑
建议准父母在准备怀宝宝之前,应从正规的专业单位及渠道学习一些有关儿童发展方面的知识,包括孕期心理卫生、儿童心理与教育学及胎教早教的有关常识。这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保持冷静的头脑,善于识别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3、适宜的程度、可靠的方法
胎教音乐要平稳、明朗、节奏接近人的正常心率、配器简练考究、频率在500~1500HZ左右,使人感到舒适、安静、愉快、优美的才可选用。常有些音乐带中出现高频的乐曲,也许母亲听着还好、但无法穿过腹壁被胎儿感受,就不适于作胎教磁带。
四、音乐胎教的方法
夜深人静之时,母亲静静地躺在床上,抚弄着日渐凸起的肚子,感受着孕育生命的奇妙。她在心里喃喃自语诉说自己的感受时,肚中四个月的孩子已经能够听见了。她还不懂得母亲的话,但母亲温柔的情感和语调他完全感受到了。这是人作为生命体对世界的最初的感知。
胎儿从四个月起,开始注意外界的声音,他对来自外界的声音已经有所反应。母亲在听优美的音乐时,孩子在肚内转动身体作出反应;对母亲切菜时发出的咚咚声,孩子会报以颤动。外界的声音对胎儿来说都是噪音,只有母亲的声音是最美的音乐。
母亲对胎儿所倾注的是人类最纯净、最深厚的情感。母亲对胎儿说话,犹如对一个早已熟知的人倾诉衷肠,又痴心、又文静。腹中的孩子就生活在这温情的话语、绵绵的爱意中。胎儿对自己母亲有天生的感知能力,当母亲和胎儿讲话时,尤其讲到他时,他非常安静,“听”得格外认真。
在妊娠阶段,内耳和鼓膜是胎儿唯一已经发育成熟的器官,说明胎儿是在用耳朵听。研究结果表明.胎儿不仅能听音乐,而且对音乐有喜好和厌恶的分辨力,经常听优美音乐的胎儿,出生后一般性情柔和。
胎教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受到争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怀孕期间,让母亲保持充沛的精力、良好的心境、求知的欲望,对胎儿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腹中胎儿一切秉性的形成就在这个时期。母亲积极的学习态度,会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
母亲在阅读书籍时,她所营造的气氛和书中描述的情景,通过母亲大脑活动的渲染,在无形中注入胎儿的内心。即便是绘画也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因为无论音乐的旋律、节奏或图画的色彩、线条,都产生一种无形的“智力渗透”,而这也正是当今国际上正在研究的所谓用纯正的艺术对无知胎儿施以“感化”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