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儿童社会性教育的基本条件

2016-10-26 15:18:08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儿童的社会性教育是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的自然发展为基础的,应遵循“由里向外”的教育原则,儿童才能在其社会化进程中获得完整的发展。

  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之中,每时每刻都要与社会接触。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不仅构成了儿童成长发展的社会条件、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容,也是个体发展的强烈的本能需要。人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性教育。

  一、什么是儿童的社会性教育《心理学大词典》对“社会性”的含义的解释是:“广义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其中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并同其他社会关系有密切的关联。就个人的社会性而言,一般可分为两类:(1)由出生时所处的既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家庭出身、籍贯、居住地区等等)所获得的先赋社会性;(2)通过自身活动继承、学习、创造而获得的特性,称为后成社会性。”有的学者认为:“狭义的社会性指由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人交往、在他固有的生物特性基础上形成的那些独特的心理特性,它们使个体能够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正常地与别人交往,接受别人的影响,也反过来影响别人,在努力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中积极地影响和改造周围环境。”

  婴儿来到人世还不到一分钟,就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医生和护士让婴儿见识到社会期望的照料方式。最重要的是,婴儿被交到既兴奋又疲惫的父母手里,父母欢迎着新生儿,也查看着婴儿身上的一切记号,他们考虑儿童的生理需求,想像着孩子的体形与情感气质,也揣摩着孩子将在家庭(与文化)中扮演何种角色,他们自觉地认为有必要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或社会期望的形象,并不遗余力地对他们又捏又推,揉塑成孩子不自在的模样,教孩子不能自在地做自己。虽然婴儿并不是可以在上面随意印刷文化模式的“白板”,但成人对待儿童的方式,确实影响了儿童的整个成长过程。

  美国人类学家考迪尔曾经注意到日本成年人相互依赖的需求比美国人多,美国人更注重的是独立自主。于是,他比较了两国成年人和婴孩的关系。考迪尔发现:两国婴儿在两种文化中的睡眠和喂养的实际时间并无太大差别,两国的母亲用于喂养、换尿布、穿衣裳的时间总量也是大抵相当的。然而,美国婴儿睡醒时积极玩耍活动的时间多,日本婴儿则处于静态的时间多。为了弄清这一区别是否有遗传基因的作用,考迪尔进一步对美籍日本人的婴孩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美籍日本婴孩和美国的婴孩完全一样,与日本的婴孩则完全不同。接着,考迪尔转而研究两国的“育儿法”,发现:美国母亲教孩子多活动、多说话,日本母亲则让孩子顺从大人、安静休息;美国母亲喜欢逗玩,让孩子多用视力,摆动孩子的身体姿势,学大人说话,日本母亲则喜欢把孩子抱着,或放在摇篮里摇,拍哄入睡。考迪尔认为,两国母亲照顾孩子的差异根源于两国社会对儿童的不同期望。其中,美国母亲把孩子看作是单独的个体,认为他们应该为自身生存而学会思维和行动,诱导孩子动口动手是美国母亲“教育”孩子表达自己要求的一种方法,与此相反,日本母亲对自己孩子表现出过重的“看管”心,觉得没有必要让孩子费劲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当母亲的应该最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或不需要什么,由此导致日本孩子寡言少语及母婴间身体的长时期接触。考迪尔由此推定,日本人的依附性和美国人的独立性可能与两国孩子在婴儿期接受的不同育儿法有直接关系。

  从人类学家对不同文化中不同育儿法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成人的“热心关照”是孩子精神上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其实不仅人类的婴儿是这样,非人类的灵长目也不例外。心理学的实验结果表明,脱离了母猴照料而长大的小猴崽和其他同类的生活方式大不一样,这类猴子往往嬉闹玩耍少、好奇心小、敌对情绪大;另外脱离母猴长大的雄性猴子对异性不甚感兴趣,雌性则对自己所生的小猴崽也没有什么感情。

  成人与儿童联系的重要性不在于成人教给孩子什么,也不在于孩子做或不做什么,而在于成人以何种方式教导孩子,以及周围的人群以何种方式与孩子构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网络。考迪尔通过对日本和美国的母亲和婴儿的研究,得出的结果正好说明了这一问题。儿童的人格是以无意识的文化模式化的途径形成的,也就是说不是成人教会,或者儿童学会的,而是儿童在一定的文化系统里通过与人的联系、交往来获得的。可以说在漫长的儿童时期,给儿童以极大影响的就是与他处在同一文化系统中的成人。而社会性教育也更多的是指成人对儿童的一种影响,这种影响有可能是成人与儿童的交往方式,也有可能是人类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遗产。但是对年幼儿童来说,成人与儿童的交往方式,特别是成人对儿童的抚育方式影响着儿童期人格特征的形成,进而可能影响儿童今后整个的生活历程。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