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说课稿:《野猫的城市》
一、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为幼儿创造一个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除此之外,还为了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作品,感知语言的优美、丰富。故设计了这次活动,《野猫的城市》活动是针对5、6岁的大班幼儿,幼儿对于城市的经验虽然已经逐渐积累起来了,但都是些零碎的经验。故活动中教师将引导幼儿借助故事尝试有条理地讲述,帮助幼儿整合对于城市的认知经验,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能整体感知理解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感受文学作品的幽默,并借助文学作品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即城市);
3.让幼儿大胆、创造性地想象,尽量用规范的普通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活动准备:
1.故事情节中的动物图片(城市、野猫、斑马、小鹿、花奶牛、大河马、小鼯鼠、汽车、小朋友);
2.有关城市的风貌图片(有斑马线、有简单规划图、有马桶及电视、电脑、冰箱、空调、电话等科技产品,还有鲜花、有高楼大厦、有来来往往的汽车、有很多很多的人……);
3.录音:久石让著名的钢琴曲《summer》。
四、活动重难点:
1.重点:大体理解熟悉文学作品的内容,从中获得启示,能用规范的普通话约束自己,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难点:可能只顾幽默的故事情节,从逆向思维思考故事中野猫的错误还有点难度,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引导幼儿站在不同角度想想,其实,不止野猫,小动物们也有错,在没有经过考查的情况下,就相信野猫的话也是不对的);
五、教情学情:
大班幼儿处于5、6岁左右,语言发展还是稍微欠缺,而且过不了多久就得进入学前班或者小学阶段。所以,这个阶段不仅是语言发展的生理关键期,也是知识奠基的重要阶段。他们比小班、中班幼儿更主动求知,但知识经验大都是根据自己的好奇与无数的巧合而获得的,都是很零碎的。除此之外,在语言表达上还不是很规范,特别是普通话方面才启蒙不久。理论上说,<4岁的幼儿重在感知语言能力;4-5岁重在感知和理解词义;5-6岁重在培养讲述。所以,通过这次语言活动,要根据大班幼儿在语言方面的缺失、幼儿需要达到的语言目标,建立一个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幼儿一个较为轻松的语言环境,培养幼儿对语言的表述能力与思维能力,能够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在老师引导下,有意识的注意字音的准确性,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规范自己。并借助作品来认识周围世界(即作品中的城市)
六、教法学法:
1.教法:
①启发提问法:通过提问(教师需要亲切和蔼地,主要目的是引出幼儿不同的想法,千万不能扼杀幼儿的想象力,无论什么答案总是有理由的),让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幼儿与幼儿共同交流来轻松展开教学,对于幼儿的回答要及时应答,无论对错,教师都要积极鼓励,勇气可嘉,再注意引导。
②直观教学法:让幼儿通过直观的图片,直观的教具来回忆故事的情节,寓教于乐,观察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并引导幼儿思考故事给我们传达的信息。更加地理解体验作品给我们带来的诙谐及真正含义。
2.学法:
①多感官参与法:“听”故事,“说”故事,“看”图片,“想”故事,还可以做故事里动物做的动作,多感官参与活动,使得活动更有趣,更轻松、快乐地学习;
②迁移式指导法:通过认真听故事,分析故事,将故事中野猫对城市的讲述,迁移到自己生活中的城市,将自己的真实经验来反驳野猫的观点。
七、教学流程:(分为三个环节:导入、情节发展、结束)
1.开始环节:兴趣导入,引出活动主题;
有一天,从城里来了一只野猫,动物们想请它说说城市是什么样的。可是,野猫给他们讲了后,动物们却一点都不喜欢城市,这是为什么呢,请听故事《野猫的城市》。
2.情节发展环节:教师完整地讲述一遍《野猫的城市》故事,并配上录音《summer》,让幼儿初步熟悉故事内容;再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来让幼儿体验故事;接着在展示图片的同时引导幼儿分段欣赏故事,采用提问和议论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情节,启发幼儿对故事的思考;
3.结束环节:老师引导幼儿共同小结,在感知故事的诙谐与有趣后,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解人物形象,并且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整合对城市的认知经验,有一定判别对错的能力。通过想象与思考,教师引导,能真正领会故事的含义。
八、活动的创新之处:
利用录音伴奏来讲故事,进行语言教育目标、陶冶幼儿情操。活动有效地整合了语言和艺术教育目标;让幼儿有丰富的视觉享受,感受图片带来的讯息;感受城市美好的一面,增强对城市的情感,对生活美好向往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