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层次活动理论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整理了幼儿园艺术类论文《系列层次活动理论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希望对幼儿教育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系列层次活动是指将某一具体教材的若干教学要求;或对某种具体能力的若干发展要求,按照比较符合幼儿实际学习能力的发展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前后相互紧密联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系列。”这是南师大许卓娅老师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所阐述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论。这一理论,体现了以幼儿为活动主体,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教育。目前,幼儿美术教育中有些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够,跨度也较大,对某一具体教材或某种具体能力的深层挖掘不够,因为没有对教材充分操作,幼儿的学习兴趣还是只能停留在学习材料上,不能很好地让教材发挥教育作用,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幼儿的发展。系列层次活动更符合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更能让幼儿很好地发展,投入“浅层兴趣——探索研究——深层兴趣——再深入研究”的良性循环中,从而使幼儿把学习兴趣,能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给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间。
运用这一理论,把美术活动的某一具体课题设计成若干层次,以前一层次为后一层次的准备,后一层次为前一层次的发展,层层递进,不断给孩子提出新的教学要求、新的挑战,随着教学程序的深入,让孩子较为轻松地达到教学要求,并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与兴趣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使美术的教育更有深度,让教材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也便于教师更细致地根据幼儿发展状况有的放矢地实施美术教育。
现以几个系列层次活动设计为例,谈谈这一理论在美术活动教育中的应用。
例(1):大班纸绳贴画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操作,知道纸绳的可塑性,并学习运用这种特性进行有主题的绳贴画活动,探索粘贴纸绳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动手用纸绳塑造形象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纸绳贴画活动的积极兴趣。
教学准备:各色皱纹纸搓成的纸软绳、浆糊、剪刀、抹布、底纸。
层次活动具体内容和方法:
层次(一):通过操作提供的单色纸绳、知道纸绳可以弯曲、可以卷、可以折、可以穿插、可以编,可以剪接成你想要的长度等;也可以变成你想要的任何形状,探索讨论粘贴纸绳的方法,让孩子在课堂上来示范他的想法。
层次(二):运用单色纸绳做自选主题的尝试,运用上个层次的经验进行实际操作,幼儿探索实践,老师进行摸底。
层次(三):装饰帽子(或其他实物)。对纸绳贴画进行再次练习,目的在于探索对各色纸绳组成的形状的排列与组合,如:可沿物体轮廓粘;用线条进行填空;还可用形、物间隔法来组合图案。
层次(四):意愿彩绳贴画,自选主题的练习,这是以往经验的集中展现,使幼儿更有目的地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教学效果:由于教师在前三个层次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一次次地练习,使幼儿轻松地解决了技法中的一个个难题,逐渐熟悉了纸绳贴画,使原来较难的材料显得较容易得多,在第四层的创作活动中,孩子们显得胸有成竹,较好地完成了作业,并在活动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兴趣,从而较好地达到教学要求。
例(2):系列折纸活动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引导幼儿的探索讨论,创造几种常用简单的折叠符号,并回看这些符号,并会看这些符号进行折纸活动。
2、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创造力、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几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幼儿手指上肌群的动作能力。
4、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折叠用纸(每人两张以上),记录用纸,折叠方法意图等。
层次活动具体内容和方法:
层次(1):运用学过的折叠内容,引导幼儿创造出“对边折、对角折、向前折、向后折、向外折、折好打开。”等几种意义的符号,创造该教材的制作图,运用“反推”的方法引起幼儿对符号系统的兴趣和关注。
层次(2):开始用创造出的折叠符号学习较为简单的折叠内容,目的在于对符号系统的巩固和复习,以及让每个幼儿都学习运用该符号系统。
层次(3):用符号系统制较复杂的单个折叠图,并在符号系统适时地创造新的内容。
层次(4):引导幼儿创造连接符号,进行组合折纸练习,完善该符号系统。
教学效果:由于层层深入的探索学习,老师适当的在后一层次里增加难度,使幼儿有了更多的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机会,对他们建立的符号系统印象深刻,也省去了教师在示范中的“讲不清”的现象,使教学活动更细致更有指导性。通过四个层次的练习,大多幼儿(70%以上)在这样的折纸课中独立看图完成作业,其余幼儿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大大的提高。
例(3):写生系列层次活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物体,学习观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