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儿歌配画尝试教学中发展幼儿
整理了关于幼儿艺术类论文《寓儿歌配画尝试教学中发展幼儿》,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本学期我班开展了儿歌配画活动,对这一尝试性的活动我的设想意图是这样的:1、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主要是以幼儿学习绘画技能技巧为主,教师侧重的是技法的传授,幼儿只是临摹;评价美术作品的标准是画的像不像,好不好,而对于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有一定的限制。或许我们会因为孩子们将自己的范例临摹的惟妙惟肖而高兴,但在极为推崇孩子们的自主性、创造性的今天,如何使孩子摆脱以往的呆板、千篇一律,而呈现出与众不同,独树一帜,让画面活起来呢?
2、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孩子的动手能力明显好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我们以前着重注意的是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相对来说弱一些。幼儿没有交往的愿望的倾向就没有交流行为的产生,也就谈不上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如何为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环境?并会创造性的运用语言,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理解能力的发展呢?
所以在以上两个原因和小学活动课诗配画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儿歌配画,把绘画、儿歌、识字三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以绘画、儿歌为主,识字为辅,发展幼儿的绘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早期阅读能力。在具体活动中我是这样做的:
1、学习儿歌。
我为幼儿选择一些富有童心、童趣、有鲜明的形象,并且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儿歌,让幼儿朗诵、理解、背诵。如儿歌《珍珠被》:“晚风轻轻吹,吹皱了小河水。水中鱼儿跳起舞,摇头又摆尾。星星下河来,洗澡闪银灰。小鱼小鱼可真美,盖床珍珠被。”这首儿歌很美,富有想象力,幼儿很愿意朗诵。通过学习儿歌让幼儿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打破只有教师提问,幼儿被动回答的局面,培养幼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儿歌《不能闯红灯》:“小白兔,红眼睛,瞧瞧小蚂蚁,瞅瞅小甲虫,蚂蚁甲虫全站住,都说不能闯红灯。”有的幼儿接着就问:“老师,哪里有红灯呀?”其他小朋友接着就回答:“蚂蚁和甲虫把小白兔的红眼睛当成小白兔了。”这样幼儿互相讨论,不用老师解答,问题就解决了。为增加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让幼儿在朗诵儿歌中自由加动作,如:按节奏拍手、学儿歌中小动物的动作、编小律动等。这样幼儿就能积极的朗诵、理解并较快地背诵儿歌。
2、在学习儿歌中自然、主动的识字。
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有意识的识字,并不是盲无目地的读背。如:在学习新儿歌时,我首先出示儿歌内容,让幼儿根据已有的识字基础,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培养幼儿看字读字对应的能力,眼口一致的能力,而不会出现儿歌已说完,手还没指完的现象。通过幼儿的识读,我有选择的选出一些生字进行认读,并用这些字组词、用词语说句子。这样大大提高了幼儿识字的兴趣,知道了识字的目的,可以读更多的儿歌和故事,同时养成幼儿阅读的好习惯。在幼儿全部认识儿歌中的字时,就能有意识的看字说儿歌,养成一边说儿歌,一边识字的习惯。这样,眼、口、手、脑并用,可养成幼儿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3、配画。
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儿歌内容进行构思、画画,我进行指导,但一律不出示范画。由于幼儿是根据儿歌内容画画,既给幼儿规定了一定的内容,幼儿又可以根据儿歌内容自由想象、创造。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出现以了下四种现象:
第一幼儿配画中的人物、小动物或者其他形象较好,绘画和儿歌内容一致,画面很有创意、新意。如儿歌《学跳水》:“大荷叶,当跳台,小青蛙,学跳水。扑通,扑通,跳不停。”高凯小朋友的画是这样的:中间画有一个大荷叶,荷叶上有正准备跳的青蛙;空中有跳下的各种姿态的青蛙;有正跳入水中的青蛙;有在水中游的青蛙;还有露出水面的青蛙;水中还有鱼儿。高凯把小青蛙学跳水的情景画的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