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讲课能听懂 为什么课后做题总出错
整理了老师讲课能听懂 为什么课后做题总出错,希望对父母了解孩子智力开发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对于一些孩子来讲,家长会发现孩子在上课的时候能够听懂老师的所教内容,但是对于做题则会出现很多错误。小编经常会被家长问到这类问题,以前小编也建议同学能够在课后及时复习老师所讲的内容,加深巩固。对于那些照做了的同学,他们的做题正确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除此之外,小编还有其他的建议要向各位家长和同学提出来,也就是应该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思考。在此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例如,上课一般有这个情形,问题:“浮力是怎样产生的?”老师:“处于液体中的事物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之间的压力差也就是浮力。懂了吗?”学生:“嗯,懂了!”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大多数同学身上,他们在听课的时候认为很简单,都听明白了。
很多孩子在中小学所学的知识跟上述例子一样表面看来简单。但是听懂了,却不代表孩子学会了。因此学生听懂和会做题其实是没有太多直接关系的。听懂了所代表的是,明白了老师表达的意思,而想要自己能够做题,掌握这一类知识,还需要学生自己在平时主动积极地去思考。
那么孩子在平时应该如何积极地去思考呢?这就是本文小编主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
首先,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适合所有人的思考方式。像上文小编举例,很多学生也许觉得思考就是提出问题,但是思考却还远远不够。
在思考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该定义中的所有字都在表达什么样的意思?这个定义能够解决哪些类型的问题?这些定义适用于什么样的情况?这个定义和以前的知识有没有关联?存在哪些区别?
学生需要分辨出新学的知识和之前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搞清楚它们的适应条件,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理解新学的知识,这将加快知识之间的连贯性,从而将所学知识真正地进行灵活运用,做题也就不在话下了!
如果用心思考一下之前我提出的浮力的问题,你会发现一个这样的过程:我掌握了的观点提醒我本来是这样的,而这个新定义是不是也一样呢?是的话则放入原有的知识中,要不是那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就是将未知知识和已知知识联系在一起的表现。要是孩子的学习缺少了这个过程,新学的内容就很难融入到你的知识库中。并且,这些步骤只能你自己下功夫,旁人只能给你建议和解答你的疑惑。
说到这里,要是你还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去思考问题,这里还可以教给你一个简单方法:
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要去死记硬背老师所罗列出来的知识点,而是把老师搬出来的问题认真地问问自己,试着用自己的话语去解答这个问题,同时来思考一下老师问这个问题的原因。次数多了,你会明白理解新知识是有方法可遵循的,而这些方法自己是能够掌握的。
另外,在对新知识的预习过程中去提前得出问题答案,接着试着来解决类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