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最差的打算就是回家读小学
整理了对宝贝教育方面的经验分享,希望对宝贝家长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删了又写,写了又删。不知道应该从哪句开始这个帖子,随心的说吧
一直以为上学区小学问题不是很大的。所以民办报名的时候,我只给孩子报了大桥和金桥。经历了大桥的那个大场面之后,我开始不淡定了。特别是进入二面之后,学区小学就很入不了我的眼了。莹莹的好友被大桥录取之后,而莹莹却落榜之后,我大概还是很不服气的吧。但看到家长帮里这么吐槽帖之后,心理也平衡了,发现就我家这半吊子的水平,不录取也正常,再说我自己之前也不看好她的面试啊,她这种慢热的性格,怎么都不出彩啊。本来如果重新回到起点,顺利进入学区小学。今年幼升小大概就这样了吧。
问题出现在学区通知出来之后,我家这种有房产没有户口的孩子是没有资格报学区小学的。最让我觉得无力的是,她爸又告诉我社保好几个月没有缴费了。我发现孩子连教育局统筹的小学都进不了的时候,最最无力。好在和银行有协议,钱存到银行了,是从缺的那个月开始补交的,一直到这个月为止。所以现在安心的孩子进统筹的小学。最坏的回老家读小学的打算没有用上(虽然奶奶觉得回老家是更好的办法)。
有一段时间我的心理阴影部分是巨大的。小区里和莹莹一起玩耍的几个孩子,大桥、外国语、连元街,最不济也是学区小学。独独就莹莹一个人去了大家都嫌弃的小学。但我又会自己问自己,做为家长,在幼升小的这条路子上,我是不是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铺路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先不说之前没有为孩子报外国语和侨谊,既便是现在也没有为孩子做了不管不顾的迁户口到无锡。连个学区小学,我们都没有很好的去努力,虽然我跑了区教育局和市教育局,甚至信访局。自己不曾做最大的努力,又何必把难题丢给别人呢,凭什么我认为自己应该有特权呢。
重新讲回幼长升小开始的大班。大班上半学期,对孩子我还是比较上心的,也买了举一反三,也时不时的给孩子看看“宝贝听听”里的“乐乐数学”,还发现了APP“天天练”(这个非常好,里面分普通数学和奥数,看一个视频,做5-8题,还会自动出错题集)。但孩子和我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耐性,举一反三到现在还只到12周,“乐乐数学”到是听到了二年级04了,但过了年她就不看乐乐数学了。“天天练”也因为开始有错题,她停止在了一年级上半段了。家长帮里的七大能力习题,我倒是也给孩子做过。但只做到10月21日左右,也没有坚持下来,一方面是孩子本身排斥,另一方面是我也觉得孩子挺聪明的,这些一年级反正也要学,做不做都一样。
到了今年去雪梅老师那里做了个测评之后,虽然莹莹很多题不会做,但我对比了一下别人的,觉得她有这样的结果,和我对她的了解来看,也差的不是特别的大。就这样随便她,爱学不学吧,反正上一年级够用的。后来我发现了家里有一套三本上次家长帮征文活动送的“何秋光思维”,反正闲置着就给孩子练练吧。类似于有陷阱的图形思维题,莹莹做的都不错。但如动物天平,买卖东西等涉及到计算的莹莹就要歇菜。按她的意思,挑着把这三本思维题做完之后。她就再也不碰和应试有关的东西了,我也很心大的随她。
很大程度上,我对孩子的教育是随她自己性子来的,因为本身的目标是学区小学,所以我并不推崇过多的提前教育。但有时候环境和周围的人物会让你改变你最初的一些做法,或者胆小的不敢再去偿试自己一直认为是对的东西。如同,这次暑假我给孩子报了拼音班一样。我有时候会有些无奈的认为这是一种妥协,一种我对孩子不信心的妥协。虽然我还是觉得她很棒,但似乎随大流,出路更多。
最后说一说,孩子的想法。莹莹从同学的嘴里知道大桥是最好的小学,没有录取时,她很欢快的说“上不了最好的小学,那我上最近的小学吧。”当她知道自己连最近的小学也上不了的时候,什么也没有说。奶奶问她回老家上好不好,她说好;爸爸问她,去寄宿学校好不好,她说好;妈妈问她去另一个是挺近的小学好不好,她也说好。我还粗心的认为这孩子心也是这么大的,大人都着急死了,她还一副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直到前几天她生日,和我说悄悄的时候说“妈妈,前几天我挺不想说话的,因为小学的事情。”一直不想承认对于孩子的规划,我有太多的自以为是,但孩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却满满的愧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