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回自己的祖国去》教案设计 (2)
生1:华罗庚一家人坐船要回国。
生2:华罗庚和他的家人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师:请同学们默读1——9自然段,找一找你是从哪里知道华罗庚要回国的?
【由图入手,图文结合,以“回自己的祖国去”为切入点,既扣紧题目又抓住主要内容,一针见血。】
生3:从“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这句话知道的。
师:能说说“斩钉截铁”这个词的意思吗?
生4:他一定要回国。
生5:意思是华罗庚回国之心很强。
师:真棒!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斩钉截铁”的意思是态度……(生齐答:很坚决!)。谁能用坚决的语气读一读这一句话?
生6:很有感情地读。
师:读得真好!男生齐读。
师:如此抓住重点句的重点词理解文章,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读书方法。请运用这个方法再认真读1——9自然段,想想你还读懂了什么?注意边读边想。【注重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学习方法】
生:默读。
师:想好的和前后桌同学互相交流,互相做补充。
师:谁先来谈谈你还读懂了什么?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随时补充。
生1:我读懂了华罗庚知道祖国解放了,心情十分高兴。
师:你是从哪些词句读懂的?
生1:华罗庚下了车,急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
师:你真会读书,能读读这一句?(生读)。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样?
生7:读得很好!把华罗庚的急切心情读出来。
师:还读懂了什么?
生8:华罗庚想回国已经盼了很久!从“这一天总算盼到了”看出。
生9:老师,华罗庚的妻子也很激动。从“妻子快步迎上前去,接过报纸,心情激动地边看边说:我们怎么办?”看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设计了“你还读懂了什么”这个开放性的问题,旨在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师:同学们的读书本领真高!懂得从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去体会人物心情,老师真佩服你们!是啊,1949年月日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罗庚夫妇知道后都非常兴奋,非常激动,让我们把这份激动之情用朗读告诉大家吧。前后桌同学试着分角色朗读,开始。(试读后请一组同学全班展示)
【整个教学环节中注重以读为本。采用默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而且潜移默化地教学生能读会读的方法,同时在读中积累语言文字。】
2、自主阅读,畅谈感悟。
①出示美国、中国生活图片作对比。
师:(同学们,通过阅读了课文的1至9自然段,我们知道了是谁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去呢?(板书:华罗庚)那他什么时候回去的?(1950年初春的一天)你们可知道1950年的中国是怎样的生活面貌吗?预习时你们通过调查采访知道哪些?请简单谈谈)【再次展示学生又一种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调查采访】
生:我听爷爷说当时中国很贫穷、农村更贫穷,吃不好、穿不好。
师:你了解得真多。你也来谈谈。
生:中国刚刚成立,人民生活很穷,要提高生活水平。
师:太对了,你呢?
生:因为那时太穷了,所以需要有知识的人才为国家出力。
②学生质疑。
师:嗯,的确如此。老师也收集到几张图片,这是华罗庚在美国的生活环境。有洋房、有汽车。而咱们祖国当时的居住环境却很差!土屋、茅屋。此时你心中产生了什么样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