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卫星飞太空》教案设计
整理了关于2018年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卫星飞太空》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材分析:
《中国卫星飞太空》是省编义务教材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课文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了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飞越北京上空时,人们欢呼雀跃的动人场面,概括介绍了20多年来,我国航天科技的巨大成就。整篇文章洋溢着作为当代中国人的无比自豪感。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1—3自然段描述了人造卫星飞越北京上空时人们欢呼雀跃的情景。第4自然段介绍了20多年来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第5自然段是全文的小结,指出“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教学重难点:
《纲要》指出:三年级的学生应学会部首查字法,并能从字典中选择恰当的词义。本单元在第一单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和第二单元“学会部首查字法”的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据词定义的能力,这将为以后句、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继续训练据词定义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课文的第4、5 自然段要求背诵,而以往学生背诵的内容多为记叙和描写。这两段话有不少科技术语,且多为长句,学生较难理解。因此,指导背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二。而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以及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用变化的语言来描述人们因中国卫星飞太空而欢呼激动的情景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乐”;能读写26个新词,理解它们的意思。(认知目标)
2、查字典时,能比较熟练地根据词语确定带点字的意思;能给文中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会听写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自然段。(能力目标)
3、知道我国航天科学技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情感目标)
教法简述: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在本课具体教学中,我主要注意了两点:
一是创设情境,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悟课文语言的准确、精练,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对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 解题激趣
(二)自学课文 整体感知
(三)渲染氛围 读中品味
(四)小结学法 拓展延伸
课时安排:
本课我打算分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第1、2、3自然段。
第二课时 学习第4、5自然段,指导背诵。
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具体讲讲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 解题激趣
一上课,我直接出示课题《中国卫星飞太空》,让学生读
一读,引导他们读出自豪、光荣的语气。然后,我又创设情境,让学生观看“火箭升空”的录像片断,并加以语言渲染:“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满载着全国人民的希望,飞向了浩瀚的太空。它标志着我国没有人造卫星升空的历史将成为过去,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扬眉吐气了!”并告诉学生:这篇课文就记叙了当年人们观看这颗卫星飞过北京上空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