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2018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赤壁之战》教案设计(4)

2018-03-06 20:35:09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曹操的话语是在“遗权书”中。虽然只有三十个字,却显其杀气腾腾,骄横狂妄,气焰嚣张。即使人物的 言辞很短,作者也不放过写理由写事实。在短短的两句里,写有一“理”(“奉辞伐罪”)“二事”(“刘琮 束手”与“今治水军八十万众”),将曹操的狡诈性格反映出来了。写张昭的言论,也是重视写理由写事实。 张昭先说明曹操的本性与为人,作为提出“拒之,事更不顺”的依据,为后面提出“不如迎之”垫底。接着, 指出孙权优势已失,而曹操优势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政见。这样写理摆事,使张昭言论更具迷惑力 。这从孙权“独不言”的神情和“起更衣”的举止完全可以看出来。

  听了张昭的讲话,孙权很不痛快,借故走出议事厅。鲁肃唯恐孙权改变主意,立即“追于宇下”,对孙权 讲了一段话。在情急之时讲话,他也是理据在前,结论随后。他直言“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点出了要害 ,作为“不足与图大事”的因由,使得孙权的心情稍稍安定。接下又向孙权对比分析“可迎操”与“不可”的 两种人绝然不同的前途,设身处地,推心置腹,进一步劝权“莫用众人之议”,达到坚定孙权抗曹决心的目的 。言辞恳切,充溢着对孙权无限忠贞之情。

  最后写的是周瑜对孙权讲的两段话。白天(公开),周瑜讲的也是“不可迎”。不过,所谈与鲁肃不同。 周瑜是在分析了曹操在政治上的不利(“托名汉相,其实汉贼”)和分析了孙权在环境、威望、兵力、人才方 面的优势的基础上得出“不可迎”的结论。这之后,他又分析指出曹操“冒行”“数者用兵之患”,同时向孙 权作出破曹许诺。从而激励了孙权的雄心,使他毅然摈斥了迎降的主张。夜里(私下)“复见孙权”,针对曹 操“遗权书”中所言,分析曹操来犯的实际军力(“不过十五六万”)及其弱点(“疲病之卒”、“狐疑之众 ”),并再次担保破曹,从而消除了孙权在抗曹问题上最大的疑虑。《赤壁之战》中周瑜的话,点点在情合理 ,句句掷地有声。作者在我们面前展示出一个生龙活虎,雄姿英发、气势非凡而又有远见卓识的人物形象。

  《赤壁之战》,以写对话取胜。作者用人物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把人物放到内外部矛盾斗争的焦点上来 刻画人物的语言。综观全部对话,可以看出作品中的人物在对方面前,极尽所能,为了各自目的利益,力求所 言理正据足。正因为这样,客观上他们的言辞尽透出自己的情态与性格。从文中的人物的语言描写来看,司马 光也是匠心独具,设计精巧的。

  六、课堂练习

  1、比较加点词的词性和词义。

  当:

  谁以当曹操者(动词,抵挡)

  当横行天下 (动词,应该)

  孤当与孟德决之(副词,当即)

  将:

  命猛将统兵数万 (名词,将领)

  求救于孙将军 (名词,高级军官)

  彼所将中国人 (动词,率领)

  将顺江东下 (副词,将要)

  治:

  共治曹操 (动词,对付)

  刘表治水军 (动词,管理)

  卒:

  疲病之卒 (名词,士兵)

  鲁肃闻刘表卒 (动词,死亡)

  五万兵难卒合 (形容词,同“猝”,匆猝)

  次:

  引次并北 (动词,临时驻扎)

  余船以次俱进 (名词,次序)

  方:

  助画方略 (名词,次序)

  地方千里 (名词,方圆)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副词,正在、将要)

  方连船舰 (副词,正,或并)

  乃:

  此乃天也 (判断动词,是)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副词,竟,居然)

  乃罢会 (副词,于是,就)

  骑乃得过 (副词,才)

  2、辨析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词性、作用或意义)

  为:

  为孙权长史 (wéi 动词,是)

  为操后患 (wéi 动词,成为)

  动以朝廷为辞 (wéi 动词,做)

  保为将军破之 (wèi 介词,替)

  安能复为之下乎 (wéi 介词,在)

  恐为操所先 (wéi 介词,与“所”连用,表被动)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wèi 动词,通“谓”)

  于:

  求救于孙将军 (介词,向)

  见权于柴桑 (介词,在)

  肃追于宇下 (介词,到)

  受制于人 (表被动,被)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