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望九华》教案设计
整理了关于2018年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望九华》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积累目标: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过程方法目标:了解文中定景换点的写景方法及其作用。
情感价值观目标:品读字里行间表现的九华景致,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文中定景换点的写景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九华之胜,不在山中”的具体含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背诵苏轼的《题西林壁》。同学们,我们学习苏轼的这首诗明白了哪些道理呢?(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今天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篇与这首诗类似的文章《望九华》。
(二) 介绍九华山
九华山有“东南第一山”的称号,原名九子山,因山上有九峰,酷似莲花,唐代大诗人李白见之赋诗,称说“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后更名为九华山。相传地藏菩萨在此修行,使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三) 熟读课文。
(四) 重点词语的掌握
余过池阳 过:访问、探访。
始见之 始:才。 之:它,指代九华山。
然犹灭没于云雾之间 然:但是。 灭:隐、暗。 没:隐。 于:在……
晚泊梅根浦 晚:到了傍晚。
方了了见诸峰也 了了:清楚,明白。 诸:众、各。
邈然于怀 邈然:悠远的样子。 然:……的样子
便觉九子依依向人 依依:柔软的样子,留恋惜别的样子。
(五) 翻译课文
学生读课文、读注解,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学生先独立进行思考,再同桌交流互相补充,有疑难问题再由教师和同学一同解决。)
(六) 分析课文
1、 与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相比,本篇文章在哪几个角度描写了九华山的景貌?
提示:本篇文章主要通过三个字,把作者望九华的行踪交代得一清二楚。即“过”、“登”、“望”三字。首先是“过”这个角度,结果是仅见一峰。其次是“登”,结果是“始见之”,但还是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最后是“望”,通过在江上望九华山才“了了见”。三个字代表了三个地点的转换,即从楼上的眺望到舟上的仰望再到梅根浦的远望,三个地点望九华各不一样,从而突出了九华山神秘的风采。
2、如何理解“九华之胜,不在山中”?
提示:九华山尽管气势雄伟,但作者仍然认为九华山的秀美在于从江上远望,如句中写道“从江上望之,秀逸清远,夕阳落日,邈然于怀。”可见作者还认为领略九华之美景最好在傍晚,“夕波落日”映衬下的九华山,会让人“邈然于怀”。(此处重在理解作者观看九华山的角度,不在山中而在江上,这种独特的感受,在作者的眼里看来是远胜于九华山中的雄伟。)
3、 如何体会作者对九华山依依不舍的深情?
提示:从文中找出有感情倾向的句子加以提炼。句子:“又得太白啸歌,每舟泊林岸,便觉九子依依向人。”分析:在此处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联想李白《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的诗句,传神地写出了九华山九座山峰的情致韵态。“九子依依向人”一句写出了九座山峰像人一样对作者依依不舍的样子,同时也是作者对九座山峰的依依惜别之情,通过这一句表现出了作者对九华山风景的喜爱。
(七) 课堂讨论
1、在本单元中,写山的还有杜甫的《望岳》,同时还有以前学过的苏轼的《题西林壁》请比较这三者有何不同?
2、九华山明明是相对静止的,可作者为什么说“觉九子依依向人”,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
(八)课后作业
翻译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