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杠杆》教案设计(2)
2)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玩跷跷板
再提示学生注意描述杠杆的另两个名词术语(再介绍两个)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标出。(简介力的作用线概念。)
教师说明力臂的画法(结合跷跷板):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再确定力的作用线。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线上,符号指明哪个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母L1。力臂常用虚线画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标出。
学生练习二:在练习一的基础上画出力臂。要求用直尺三角板规范画出。教师注意巡回指导,多关注学生。 讲评。对于学生的错误与不足之处及时纠正。
2.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直接给出杠杆平衡的定义: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转动或杠杆匀速转动。 (与物体的平衡进行对比教学)
(2)实验目的: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与物体的平衡条件进行对比教学)
(3)学生阅读课本中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的课文。并检查实验器材。
(4)提问:步骤1,为什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步骤2,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要求学生答出: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从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的长度,才可从杠杆上的刻度值直接读出。
提问:实验器材中一个钩码的质量是多少克?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
要求学生答出。
提问:课本记录实验数值的表格中力和力臂的单位是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是牛和厘米。教师指出,表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单位是牛?厘米,通常用牛?米表示。(用刻度尺量长度,不要求读出估计数值。)
(5)学生实验,实验数值记录在课本表中教师巡回指导。实验完毕,整理好器材。
(6)总结:由多个小组报告,根据实验数值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及数学表达式。
3、小结重点知识
(1) 明确支点、动力和阻力,会画动力臂和阻力臂。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4、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