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中山幼升小择名校新法则,除了成绩还要看什么?

家长帮论坛中山站 2018-04-08 12:56:57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整理了关于中山幼升小择名校新法则参考,希望对宝贝升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目前小学有“省一级”“市一级”等等之分,同一级别的小学因为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不同,在家长的心目中拥有不同的地位。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小孩的名校,除传统的“成绩评论标准”外,还应该看看这些“新选校法则”。

  法则一:特色原则

  与中学相比,小学的特色相对多样。有的小学是办学历史比较悠久的老牌名校。

  家长在选择特色小学时,要结合自己的期望和小孩的兴趣,尽可能让孩子的天分得到尽情舒展。

  法则二:快乐原则

  小学是一个孩子身心打基础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作用,它奠定了孩子的学科基础、学习方法基础、思维方式基础、身体技能基础等。

  选择小学很重要,但不能为了这个重要性而使孩子健康受损,或剥夺孩子的快乐。家长不能用厚望代替孩子自主的权利,教育工作者也不能因为竞争而剥夺孩子的健康快乐,每个孩子都有权利享受当下的快乐。因此,选择小学,快乐第一。

  虽然学习也很重要,但如何让孩子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得到满满的快乐,才是更为重要的一点。

  法则三:氛围原则

  小学所需要学习的都是一些基础学科知识,难度不大,这使得学生成绩的差距不大,大家都是八九十分。学生只要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等生。这一点,小学与初中、高中阶段截然不同。

  选择小学,学习氛围更为重要。名校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相对于普通小学更大,学生所需要承担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因此,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学校。“与名校相比,一些相对普通的小学尽管没有太好的硬件和声誉度,但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普通学校里面竞争没有那么大,可能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学习起来会更加的轻松、愉快。这些学校里面也有不少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且不亚于一些名校。”

  法则四:亲近原则

  许多家长找名校,都希望与学校领导或班主任搭上关系,如果原先就是熟人,或攀上老乡,那么小孩在上学期间无形中将获得更大的受益,得到更多的帮助。

  一位姓王的家长表示,他家住xx,原在附近一所小学就近读书,后来转学进了较远一点的另一所小学。王家长表示,由于跟学校领导和数学老师都认识,交情还好,小孩因此获得很多比赛的机会,上学期间得到很多关照,看管也更严。

  法则五:沾光原则

  小学对于户籍生而言,是按地段入学,每个地段的人口特征不同,学校的生源结构就不同。有些小学的地段是城中村,那么学生来源多以“城中村的村民”为主。有些小学临近政府机关,那么学生多是公务员子女。还有的小学地处小区楼盘里,是地产商引进外面的优质教育资源创办的“名校办民校”,这类学校由于有名校的资源,也会吸引部分周边楼盘的家长前来报读。

  对于一些高收费的贵族学校或国际学校,由于学生家庭非富即贵,一部分家长认为选择这样的小学,一是可以从小建立非凡的同学圈子,二是可以为以后的发展“沾光”。这也是一种选择小学的方式。

  法则六:升学原则

  在一些家长眼里,小学上名校是为了顺利升入名牌初中。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孩子属于户籍生的情况。

  还有一些区,现在的升学政策是对口直升。对于这些实行对口直升的区域,家长更是要及时了解学位房小学的对口中学。这个时候,家长要留意一下,看它对口哪一间初中。有关人士提醒,如果家长很在意孩子的初中就读哪个学校的话,你要提前了解清楚,不见得名牌小学对口直升的中学就是名牌初中。

  当然,作为家长,也可以跟孩子商量考虑初中就读民办学校。中山目前的优质民办初中,都采取面谈择优录取的方式。所以说,如果担心初中派位到不好的学校,打算将目标定位民办初中,就应该早做准备,课内成绩好是不足够的,多参加一些课外拓展和各类杯赛,提早为面谈民校做准备。

  法则七:发展原则

  家长选择小学,有时并非完全是为了小孩本人,也有可能是为了家长自身发展的需求而主动择校。

  有一位姓黎的妈妈,小孩在学校上学一两年就要进行一次转校,而转校的目的完全不是为了孩子,而是因为家长本人是做保险的,希望通过孩子的转校,参加不同学校的家长委员会,认识一批家长,拓展自己的客户资源。这种动机不纯、利益导向的择校行为,虽是少数人使用的方法,但却容易伤及孩子。

  法则八:多元原则

  家长都希望上名校,但什么学校是名校则难以说清。小学应该做好三种教育、培养三种能力。这三种教育分别是素质、德育、兴趣,而三种能力分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方法。选择小学,应该从这三种教育和三种能力来综合考察。

  一个好学校需要从三个方面来鉴别,第一是素质教育,第二是能力教育,第三是学科教育。好小学是“三合一”的教育,如果只注重学业的培养而忽略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那么这种学校就不是真正的好学校。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