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宝宝的思维能力
思维的几个层次
我们先来看一个上世纪50年代起横行美国教育界的Bloom's Taxonomy,它描述了认知能力的几个层次。嗯,跟马斯洛需求层次很类似。
刚横空出世,它就成为美国教师和职业训练中的重要一环。美国的很多教室里你都能看到这个金字塔,教学人员也被要求根据它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各个层次的认知能力都得到训练。
适用年龄段从学前儿童一直到博士后。最近一次修订在01年。
怎么理解它呢?
举个例子
以炒鸡蛋为例。
第一层:识记:识别一个事物,或者从记忆中调出信息。这个阶段,认知还仅在信息层面。
比如你看到一个鸡蛋,你知道那是一个鸡蛋,不是乒乓球。
第二层:了解:通过分类,推理,比较的方法来构产生意义(meaning),比上面的单纯“信息”又高一级。这时,脑里的不再是原始的信息,而是知识。
比如你炒鸡蛋中,鸡蛋是作为食材,没鸡蛋的话,鸭蛋可以代替但乒乓球不行。但如果你是画复活节蛋,你就可以用乒乓球了。(不嫌弃形状的话)
第三层:应用:开展,执行或实施的过程。
比如你用锅炒蛋这个行为本身。
第四层:分析:分解一个事物为零件,确定零件之间如何相互关联影响,或者零件如何关系到整体的结构或用途。
比如鸡蛋炒黑了,你想:可能是油太少了,也可能是火大了,可能锅不干净。
第五层:评估:对价值和目的做出评价,并用一套科学的准则来支撑评估。
比如通过各次实践得出油盐鸡蛋各种辅料最佳配比,最佳火温,翻炒时间,何时大火何时小火。
第六层:创造。即把各个元素结合到一起,通过规划重组来产生新的结构。
微观上,你可以成为牛逼花样多多的大厨:比如你用小火,改用黄油,加黑胡椒迷迭香,嘿,做出来个西式炒蛋 scrambled eggs;宏观上,你结合自动化知识设计了一套批量生产炒鸡蛋的全自动流水线,味道好,效率高,全球大卖。
从思维的高级低级和对应产生的价值来说:第1-2层是低阶的,3-4是中阶的,5-6是高阶的。
例如说炒蛋,在1-2阶,你连个蛋都炒不出来,真一废物啊!
到了3-4阶,你可以炒出蛋来,产生了价值:你可以去餐厅当炒蛋小工了。
到4-6阶,你要么能成炒蛋艺术家(名厨),要么能当企业家,到了能产生大价值的等级!
所以说聪明(拥有高级思维形式)人没穷鬼。知识就是力量,思考就是财富!
插个嘴,高阶思维对大脑来说挺累的。而且,我们的大脑是很懒惰的,它的人生哲学就是“能不动就不动”
所以必须从小开始训练,让大脑形成勤快的习惯。
低龄儿童的思维基本在第一二个层次。例如说整个手工,都不想他就迫不及待动手了,结果搞得一团糟。
天资聪明的娃试了一次,就会停下来,评估,然后第二第三次就做好了。
燃鹅世上没那么多天才,普通的娃大多第一次不成,郁闷,于是东西一扔,放弃(一名卢瑟的心路历程)。
这时父母能做的,就是一步步引导他们进入更高阶的层次,而且练习。很多很厉害的人,其实也就是习惯了在高阶几层之间循环很多很多次。
高水准认知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Daniel Kahneman在他的著作《Thinking, Fast and Slow》里面写到,围棋大师瞄一眼别人的棋盘就知道下一步怎么走,本质就是高水准的认知能力。
他也提出了达到这个水准的两个基本条件:
1. 处于一个相对常规的,可预见性的环境(围棋是极端常规的例子,当然这里不是叫你带娃一窝蜂学围棋哈!!反面的,极不可预测的例子是炒股,总统大选 )
2. 有机会对这种常规进行长期的练习(1万小时理论)
接下来,怎么引导孩子进入高阶的思维?怎么引导孩子做分析,做评估?
我才不会告诉你,我写大学毕业论文的时候都没弄清楚啥是“分析”,自以为是的写了一大段观察和说明,被导师批得惨兮兮的。
废话少说,上工具。
现成版:蒙氏教具,益智玩具,拼接类(如乐高),棋类,幼儿编程,思维训练,科学实验,科技馆,辩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