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全国站

对于孩子的情绪训练我是这样做的

2018-04-17 08:40:23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有个问题是家长都很关心的话题:该如何教孩子行为处事?一些很常见,且使用频率很高的策略包括,奖励表现好的孩子小红花,让表现不好的孩子在放学后留校。这些教育法根据的是这样的一种理论:可以通过奖惩制度来控制或是矫正行为,这种奖惩制度能够激励孩子,或是让他们规范自己的行为。

  但是,如果这些外在机制真的能够矫正行为的话,也就不需要监狱,也不会有50%的重新犯罪率的存在了。这种外在机制也无法解决人的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往往就是导致行为问题的原因。此外,孩子们也会逐渐对外部奖惩产生疲劳,奖惩机制的效力会逐渐丧失。

  同样的,对惩罚的害怕也会导致孩子去寻求人天生的幸存机制来补偿所受的压力,比如解离(自我的身份、记忆或意识在整体上是混乱的),或者反应性攻击(攻击性的行为)。

  奖惩对于那些有额外需求的孩子来说没用,因为孩子缺乏理解自己行为后果的心理能力。他们缺乏延迟满足的能力,也没有调节情绪的能力。奖惩机制依赖的是清晰、理性的头脑。在这种状态下的孩子是无法对奖惩机制做出反应的。

  有一种管理孩子行为的更为有效的技巧,叫做“情绪训练”(emotion coaching)。这种技术所基于的证据是,纠正儿童行为的最成功的方法主要关注问题行为的情绪和社会后果,并且要积极地教给孩子社会和情绪能力。

  情绪训练主要强调的是情绪管理,而不是行为矫正。这种训练法将所有行为都视为是一种沟通表达的方式,并把儿童的行为和背后的感受严格地区分开来。它能够帮助孩子理解自己表达的情绪是什么、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情绪、如何去处理这些情绪。

  这种情绪训练包含两个关键成分,一方面是训练同理心,另一方面是成人的引导。同理心训练主要是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行为背后)的情绪并给它们进行相应的分类。这种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情绪自我意识。但在这种训练中,也需要对行为及其后果设定限制。

  这种训练法的成功关键在于成人的引导,需要成人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背后的情绪,并且对这些情绪进行归类,比如把情绪贴上“生气”或是“悲伤”的标签。

  情绪训练的内容包括,当孩子的大脑处在信息接收的状态下,去思考自己的问题。通过这种情绪训练能够提升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在情绪爆发时采取不一样的行为,防止日后再次做出越界的行为。

  当调教孩子的行为时,成人经常试图对孩子进行说理、说教。但是如果孩子情绪尚未平复,特别是情绪波动很大的时候,他们是无法进行理性思考的,因为他们的思维和身体都被“锁”在幸存机制的“战斗或逃跑”状态中。

  正在闹情绪的孩子需要被成人引导回平静、放松的状态,然后才能和他们讲道理。如果我们在理解孩子的情绪之前就给他们提出解决方法,这就好比把地基打歪了。同理心能够让孩子冷静下来,这样他们的心态能够更开放、更愿意讲道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