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儿童心理成长的五个阶段(2)
第三个阶段:权利争斗
不服从任何人,反复挑衅,发起挑战,企图通过挑战胜利来炫耀自己的”力量”,来获取特权地位。比如脏话、脾气暴躁、甚至是抽烟、偷盗、破坏规则。消极的孩子则会表现出坚决的不顺从,无论如何训斥都没有用。如果发现孩子表现出这个阶段的特征,只要争斗不涉及法律问题,老师或家长一定要立刻“退出争斗场”,否则这个争斗会愈演愈烈。等孩子情绪平复,再通过前两个阶段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
第四个阶段:复仇/寻求憎恶
下定决心挑战权利争斗,并没有成功,也没有获得特权地位。这样战败的人就会想到去“复仇”。试想一下,称赞的要求、引起关注以及权利争斗,这些都是“希望更加尊重我”的渴望爱的心情的体现。但是,当发现这种爱的需求无法实现的时候,人就会转而寻求“憎恶”。索性在憎恶的感情中关注我吧!进入“复仇”阶段的孩子,是反复做“对方讨厌的事”,而不是做“坏事”。自残行为和自闭症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就是“复仇”的一环,通过伤害自己或贬低自己的价值来控诉“我变成这样都是你的错”。这种情况下,老师或家长往往束手无策,因为越是插手去管,孩子越是认为找到了“复仇”的机会,这种情况下,需要求助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专业人士的帮助。
第五个阶段:证明无能
为了被人当成“特别的存在”,之前想方设法,但都没有成功,周围的人对自己甚至连憎恶的感情都没有,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导致人会有放弃的想法。如果到了这个阶段,周围人的关心、督促也都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是一种没有用的期待。开始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主动放弃一切,拒绝一切课题和周围人的期待。帮助那些已经开始证明无能的孩子,对于心理专家来说也是相当困难的任务了。
幸运的是,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孩子的问题行为都是处于第三个阶段之前,在防止问题行为进一步恶化这方面,教育者的作用就非常地大。
了解这五个阶段,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是不是也有一些类似心理状态的影子呢?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追求卓越,超越自卑”的心理需求。正是这个需求导致人从小孩子时期就不断地寻求在社会环境下被认可,如果这个需求不能被正确地引导,就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
宝妈们可以根据本文学习到的知识更好的引导孩子,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