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3)
夫妻两个吵架,说穿了为了孩子。孩子的问题不在于孩子,而是家里。但家里的问题是有个不和的爸妈,爸爸妈妈每天吵吵嚷嚷,孩子成为彼此的战场,说是为了你好,其实是把他拉过来投我一票。那个戴罪羔羊的三角连接其实是最不好的亲子关系,把你带到我身边告诉你,天底下最惨的就是你妈我了,最不应该的就是你爸爸他了。孩子在这种氛围底下,其实是很撕裂的。但是我们曾几何时在亲子关系的教育这一议题里去关心那个真正操控我们的所想、所思的后台。所以如果我们来谈婚姻跟亲子的关系,我愿意跟大家分享下面这个无比重要的概念跟作为。
共亲职——教养是两人三角,而非互相绊倒
Co-parenting,共亲职或所谓的共教养。我们常常在观察外显的亲子关系或亲子行为,比如他的孩子教的可好了,他为什么这么教孩子、怎么教。其实回头看,我们受到了共亲职的影响,受到信念的影响,但根本的是我们婚姻关系有极大的影响力。如果给几个操作的定义、行为的准则,我们可以看到一对父母,或是我们自己有没有共亲职。
第一个,爸爸妈妈都投入心力在孩子身上,我们都尽可能陪伴。这里我必须为爸爸说几句话,华人社会里对爸爸非常不公平。我曾经有一个学生请育婴假,在台湾可以请一年假在家里带孩子。他跟太太都是老师,太太刚好有一个当校长的行政职务,于是他就在家里带孩子。他告诉我,第一天他带孩子到游戏广场的时候,全部的妈妈都远远的看他,心里想这个人大概是带孩子来玩玩儿。第二天来的时候大家看到他更好奇,到第五天有人跟他谈,安慰他失业没有关系。爸爸应该去哪儿呢?上班去。我们的企业从来不友善家庭,企业基本上希望我们的劳工努力产出,亚洲社会的爸爸大家辛苦了!可是我想投入心力不是一等一,我做一份,我太太做一份,两人一半,而是尽可能把心放上。
第二个都看重对方的重要性。各位妈妈要注意,我们常常发觉爸爸不共亲职的原因在于妈妈是守门员,你把他挡住,你说这个你不会吧,这个你不懂了,这个你做错了,于是爸爸的信心被作为守门员的妈妈给挡到门外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看中对方的贡献,看重对方无可取代的角色。父亲在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母亲,所以我们一定要看重对方的角色,给彼此机会。
第三个要尊重对方的判断。有时候妈妈说了一个东西,爸爸猛摇头。爸爸还没开口,妈妈就泼冷水。那个判断力在孩子面前意味着尊严荡然无存。
最后一个,其实婚姻很沉重,恋爱的时候都很轰轰烈烈,可是进入婚姻关系,不见得成功。我们从来不责难离婚的人,我周遭也有很亲近的朋友在这条路上没有成功。有可能我们离婚了,但是也有可能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虽然做不了好夫妻,可不可以允许双方仍然都成为父母?就算婚姻关系不在,为了共同的教养,我们都尊重彼此,同意要有好的沟通。国外尤其美国,父母谈离婚都要上几堂的共亲职课程。父母的离婚是孩子不可知的未来。
共亲职大概有四个元素。第一个共同的家庭管理、决策。第二个相互的支持和了解,说这是夫妻之爱也可以。还有一个是劳务的合理分配,爸爸妈妈两人三角,分担与分享家务。当然最后最难的是教养的一致性,华人社会很喜欢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白脸。最难的一个叫一致的教养,什么叫一致呢?有一种叫做支持的行为,一种叫不支持的行为。
举个例子,傍晚要带孩子去公园散步。妈妈说:“宝宝来,穿上外套。”孩子急着要出门说不穿,这个时候爸爸拿着外套,说穿上外套,天冷,这个叫重复动作的支持。
另外一个爸爸说天凉了,把外套穿上,孩子说不穿,爸爸说:“我们等一下要玩好一阵子,天黑了以后天更凉,而且我们等下还要去吃好吃的,进了餐厅更凉,我们穿上外套”——补充支持母亲的指令。
当然了,妈妈有时候可能会这样说:“宝宝,穿上外套,你看爸爸都穿上了”——要求与协助,要求对方行动协助了。爸爸立刻穿上,夸张的穿上说:“帅吧,你的衣服跟我一样是红色。走,我们去踢足球。”用一种行动的方式来支持配偶的请求,这个叫做共同行为。
当然如果夫妻不共教养,他们家的故事就不是这样演的。“宝宝天凉了穿上外套吧,我们出去玩。”这个时候爸爸说:“外套不用了,好麻烦,外面不冷。”拿外套这个动作也没有,直接否定。
当然也有一种是这样的,就事论事不支持,因为妈妈说宝宝穿上外套,天凉了,而且最近流行性感冒好多,不要着凉了。爸爸说根据研究流行性感冒是病毒的感染,穿外套没用,就事论事直接否定。当然我们不希望看到是这种,穿外套,天底下最怕的人就是“妈妈”。情绪性的的不支持,不仅不支持还补你一刀。
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婚姻关系,没有一个共教养的共识、共亲职的共识,每一个共亲职的美好时刻,都可以成为夫妻的战场。孩子在选择性的看,他在解读,他不只是学会了穿衣服与否这些事情,他看着我们的互动,他在里面看着我们的沟通,他在这里面看到的比我们想的还要多。所以也开始有研究,到底婚姻跟亲子关系是什么关联呢?有人说,我跟我太太搞不定,我跟我先生不好,所以我要跟我孩子在一起,这是一种补偿。另外一种婚姻关系好,如同我们刚才讲共亲职更容易。很多研究都支持婚姻关系好,亲子关系就会比较好。你一定可以发觉,这个研究是可以被支持的,也许今天就会在街上看到很多的场景,到底教养是两人三角,还是互相绊倒。
学习维系婚姻的能力,构建友伴型家庭
讲到这里,好像要教养孩子前要自己学习,自己成长,没错。如果说那个传统的三高婚姻不在了,要走到三手婚姻,我们要怎么装备自己呢?谈恋爱是一个很浪漫的过程,经营婚姻是个很实在的挑战。大概给出如下几个建议:
例如个人跟关系的承诺。结婚不是契约,是盟约,不能不开心就说散,不能遇到困难就说离,我们要共同在这里相互支持,给彼此机会犯错、改过、学会、变好。
当然我们也要有更好的方式跟对方去沟通,有没有看看身边那位?当时年轻貌美的姑娘,帅气的小伙子,结婚20年之后,只能看内涵了。我们有没有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另一半,我们有没有用合理的方式在跟他沟通?
有人告诉我们,结了婚从没有吵过架,你信吗?中国人有可能,西方社会很喜欢嘲笑我们华人社会的婚姻低品质,高稳定,可是现在年轻家庭的品质不高,也不稳定。华人社会很怕跟别人冲突,尤其在家里,眼看意见不合,就不跟你说了,可是夫妻关系中最怕的就是撤退。一旦我们不愿意面对问题,就冰冻全家人。那个谈不得的话题,通常都是核心问题。我们怕冲突,事实上错失了解决冲突、改变关系的可能。亲近的关系里面,我们不应该怕冲突,而是转换冲突的结果。所以曾经有一个研究说,婚姻有四大杀手:轻蔑、不屑、冷漠,然后就不再互动。轻蔑,一讲话就哼。冷落,你讲话我没反应,然后不再互动,当然之后关系就越来越紧张了。所以不用怕冲突,当然好的冲突策略是比较重要的。
最后还要有创造并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其实婚姻的这四个能力都代表了学习,代表了父母本身对于维系婚姻关系需要学习。
养儿育女是重新学习情感功课的最佳时机,互敬互爱的夫妻关系是家庭的磐石
我在大学里面教婚姻家庭的课程,有一次,一个学生突然掉下眼泪。其实很多孩子上了大学离开家后比较成熟了,再谈婚姻家庭的时候,不是谈他的未来,而是回过头去看他的原生家庭。他的眼泪让我有一点不舍,可是在课堂上我不轻易让学生来说自己的家庭,家庭是个很私密的议题。课后我跟他多聊了两句,他说我多么希望我的爸爸妈妈在这里听你说。我只能说大概当我们希望能有改变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别人没有改变。也许我们最幸福的是能够在自己的家里出生,可是最不幸的也是我们不能选择父母。我们在讨论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不能找理由。有人说我好怕教孩子,教着教着像我妈妈一样。其实教育跟学习让我们看见机会,看见改革的可能。各位要不要看看你的右脚,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脚上都有看不见的锁链,可能有家里的祝福、规章,也可能是限制。我们没有学过婚姻跟家庭的经营,我们没有学到教养孩子,我们常常都是不自觉的反射,那个就是我们原来被教养经验的投射。可是今天我们有机会看见,如果我觉得这不好,我划掉它,它是看不见的吗?看得见的。可以改变吗?当然可以。如果原生家庭影响了我18岁之前,但是别忘了我们每一天都在写新的一页,学习是看见一个个可以改变的机会。
2003年台湾有一个《家庭教育法》,当时我为了这个法写了一个细则。我觉得婚姻家庭需要CPR(Commitment,Problem-solving, Resources) 。这三个核心价值和概念是,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包括承诺,包括解决问题,当然包括寻求资源,像今天来到这里。
台湾知名作家林良在最近的一本叫《永远的孩子》书中说:岁月是淡淡的光影,只有童年才是连贯一生的。战乱的过程当中,人情冷暖,家道中落,不觉得怎么灰心,心中的暖意是那一对和睦相处的父母,给我一生最大的祝福。
养儿教女是你我学习情感功课的最好时机,温暖的亲子关系绝对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但互敬互爱的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磐石。在台湾我们有一套课程,分为恩恩爱爱做夫妻,和和乐乐共亲职。有时候我说,你要不要去学学这个,学学家庭教育。大家说我们又没有哪里不好。我们好像不是因为不好才去的,我们是因为爱,爱我们的另一半,爱我们的孩子。因为爱,我们学习,学习也让我们有机会更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