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教案设计
整理了关于2018年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教材依据
《将相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课,是第五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讲读课文。第五组课文的主题“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编写本组教材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经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二、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语文课程注重体现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教学中我采用“读一读——讲一讲——演一演”的方法,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品质。由“廉颇蔺相如为什么不和?廉颇怎么说的?”疑问激趣,引出学习第一个故事,重点的、含义深刻的词句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作分析、欣赏、指导朗读,准确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再用总结出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个故事,第三个故事采用学生分组表演来学习感知,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人物作出评价,开展总结、拓展等活动,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生字:璧、允、廉、颇、侮辱、拒。
2.新词:理屈、示弱、抵御、推辞、侮辱、拒绝、无价之宝、绝口不提、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
3.重点句、段: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过程与方法
1.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2.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蔺相如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高尚品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学习他们两个的爱国精神。
四、教学重点
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主要通过分析、讨论交流、表演解决。
五、教学难点
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本课难点。主要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六、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战国历史、重点的语句制做成课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概括三个故事的大意,拟小标题;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步骤 :
一、解题
1.介绍时代背景(略)
2.抓题眼“和”,理解题意(略)。
二、学生默读课文,提出自学要求:
(1)查字典学习字词,解词要联系课文;(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3)拟定三个故事的小标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注意读音: 廉颇 蔺相如 胆怯 抵御上卿 击缶
(2)理解词语: 完璧归赵 无价之宝 理直气壮攻无不克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4)指名读课文:课文写了哪三个小故事,说明这三个小故事的起止段落。
(5)概括三个故事的大意,并拟小标题。
四、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蔺相如是不是只凭一张嘴”的问题的探究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精神。
2、通过研讨“负荆请罪”,理解并感受廉颇知错改过的品质,懂得国家利益、整体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语句。
4、能够理解文中三个故事的因果关系。
一、激疑引出探究主题
1.复习检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了将相和这个故事,我来考考大家,“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文中哪句话写了他们的“和”?板书课题。
2、由此我们推测在这之前他们闹不和。为什么不和?廉颇是怎么说的?从课文中找出廉颇说的这段话。(板书:英勇善战)出示投影:指导读出嫉妒、不服气的语气。廉颇的这种说法、这种态度对吗?蔺相如真的就靠一张嘴做了大官吗?我们来学习第一个故事,好好地研究一下蔺相如这一张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