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教案设计(2)
评析:这样的导入更能吸引学生去探究蔺相如的语言、行为,从蔺相如的言行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二、深入阅读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1、学生阅读第一个故事。画出蔺相如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你认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地方中可以看出来?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重点研读以下句子:(幻灯片)
(1)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这块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就……;如果……一定……。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A、体会:勇敢——能挺身而出(愿意);机智——谋略周全,胸有成竹(如果……就……;如果……一定……)
(2)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点给您看。”
A、体会:机智——要回宝玉(上前一步,以有点儿小毛病为由要回宝玉)
(3)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A、体会:勇敢——以死抗争,理解“理直气壮”机智——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B、思考:如果秦王没有劝阻,蔺相如会不会与玉同碎?(鼓励学生做多种设想,并且说出根据)
C、指导读这句话,要求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
(4)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体会:机智——缓兵之计
(5)送玉回国——(从蔺相如的行动中分析,体会:机智。)
(6)到了典礼那天,蔺相如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天下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A、体会:智勇双全——为什么他能大大方方地说话?(板书:机智勇敢)
B、秦王听了这句话后会怎么想?
C、指导理直气壮地读蔺相如的话。
3、以上是直接描写蔺相如言行的语句,确实,一个人的言行最能体现人物的品质,不过,请大家再找一找,能不能从别人的言行中看出蔺相如机智勇敢?
(1)品味赵王及大臣的“着急”“为难”“只好”
(2)品味秦王的“只好”、“只得”
4、小结
小结品质:我们找了这么多理由,说明蔺相如如果光凭一张嘴,是不可能“完璧归赵”的。“完璧归赵”处处显示出蔺相如的聪明机智,勇敢无畏,难怪赵王要封他做大夫。
小结学法:学习这个故事时,我们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来分析人物的品质,这是分析人物形象最基本的一种方法。板书“言行→品质”。
二、现在大家就用这种方法自学讨论第二个故事:渑池会见
1、自学“渑池会见”。划出人物言行的重点句子,在旁边写上体会,和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点拨。
3、指导朗读“你跟我只有五步之远”一句。
4、从别人的言行中看出蔺相如机智勇敢。理解第11自然段的“才”。
5、渑池会上秦、赵两国外交之战是谁胜利了?从课文中找到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可适当提示:秦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秦王是一个大国的王,蔺相如是个小国的臣;瑟的声音优雅动听,缶的声音像敲破罐子的声音一样。帮助学生分析总结,得出是赵国胜了的结论。)蔺相如立功是靠一张嘴吗?他究竟靠的是什么?
三、蔺相如的品质仅仅是聪明机智,不畏强暴吗?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还有什么表现?
1、读蔺相如的话,用一个词概括。(板书:顾全大局)
2、出示幻灯片。听了蔺相如的话,廉颇忽然醒悟了, 他来到相府门前……
3、在预习时,有同学为后面的故事编写了课本剧,我们来演一演。
4、看了表演,你对廉颇又有了新的认识,他是怎样一个人?(板书: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四、总结:出示幻灯片,读一读。
将相和好表面原因是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胸怀宽广,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实际上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板书: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爱国)
五、拓展:
一个家庭,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只有团结一致、齐心协力、顾全大局,才能和谐美满,才能繁荣兴旺,才能积极进步。
板书设计: 和
将 相
英勇善战 聪明机智
勇于认错 爱国 不畏强暴
知错就改 顾全大局
八、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三个小故事了解了将相由和到不和再到和的过程,学生感受到了故事曲折生动的情节。《将相和》一文篇幅较长,三个故事的处理不能平均用力。所以我以“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为重点引导分析,并渗透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思路,然后用总结出来的方法以小组学习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二两个故事,这样就分清了因果,突破了重点,改编成课本剧并演一演,这样处理更加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为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过上面几方面的学习,学生对两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认识,但是要想真正领悟品质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我将第三个故事处理为同学自编、自演课本剧,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故事或一个角色进行表演,学生研究对白、设计动作、演示表情等都在加深对人物的体验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