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彩色撕贴画》教案设计
整理了关于2018年浙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彩色撕贴画》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利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广告纸、彩色报纸等材料撕贴出一幅有趣的画。
2、通过思考、比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知绘画与撕贴画的画面效果的不同。在设计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欣赏比较中提高学生审美趣味,在拼贴中了解撕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合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
3、通过与同学合作一起收集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增进合作意识、集体意识,体验成功感。并且在作业过程中养成专心、细致和耐心的作风。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处理着没完没了的“废品”,这其中就包括许多的废纸,如果我们能教导学生很好地利用这些废纸,创作出一件件艺术品来,这将是一件利人益己的乐事。这样做,既可以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又可以体验到一种乐趣无穷的创造过程。
彩纸撕贴画是利用废旧挂历、彩色画报、广告纸等具有自然原色的纸张做为创作材料,用手直接撕成小块后,拼贴制成各种有趣的形象的一种创作画,由于纸的质地不同,撕过后的轮廓形状自然、质朴,形成不规则的边线。其操作方法简单、画面装饰性强,因此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
第一,根据纸张的质感拼贴。每一个材料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质感,因为废纸厚薄不一,各具特色。
第二,表现的内容可以先用铅笔起草稿,再把选定的纸材在画面上排列满意后进行拼贴;也可直接粘贴,这样随意性更强,画面处理存在偶然性,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适当辅导构图即可。
第三,根据画面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拼贴,可以互相重叠,也可以露出部分底色,有时在拼贴过程中会留下一些空白点,不要刻意把它补满,这样能增加画面的节奏感;可以贴平实些,也可以凹凸不平,产生一种厚重感;还可以充分利用撕纸边缘的裂色产生的肌理来作为特殊的底色,如石路,墙壁等。
第四,注意色彩的对比关系,(如冷暖、明暗、面积大小及鲜明与灰暗的对比)训练儿童对色彩的运用及动手能力,教师适当辅导构图及大致的色彩关系即可。
如:冷色的海底水色与各种各样造型奇特的暖色的鱼相互映衬;大面积蓝色的天空与红色的小花圃之间产生的强烈反差;深色的夜空中闪现的明亮小星星等。
总之,在创作过程中,应注意整体的形象及色彩布局,不要细碎零乱。把握住了这些重点,再充分发挥想象力就能较好地表现出彩纸撕贴画的魅力。
在这里我们所要传达给学生的设计理念是:一个完整的碗要变成另一件漂亮的东西,请砸……
2、重点、难点。
重点:能充分利用纸材的特性采用撕纸拼贴的方法,设计一幅有趣的撕贴画并表现出色彩对比鲜明,形象生动饱满的画面。
难点:
1、在这节课中,最难处理的是色彩,在拼贴时,尽量注意大块的颜色统一,在块面与块面的交接处颜色对比要强烈些,不然很容易“花”。
2、撕成的纸片大小、形状要均匀,拼贴小块的碎片时可以用牙签或小木棍帮助粘贴。
●方案二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收集各种胶水(固体胶),各种彩色报纸、广告彩纸、白纸、垃圾袋。
(教师) 范作、撕贴画、彩色报纸、广告彩纸、白纸等。
教学过程
1、出示范作,激发兴趣。
(1)观察比较这幅作品与其他绘画作品有什么不同,谈谈感受。(主要引导学生说说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赋予了撕贴画独特的魅力。)
(2)谈谈欣赏《海神头像》后的感受,讨论身边类似的画。
(3)小结谈话:这些画都是利用五颜六色的彩纸、旧挂历纸等撕成的。它比彩笔作画更加自由、随意,简便易行,且更加生动、自然,更能体现我们稚拙、率真的天性。
只要你留心收集身边的旧挂历、旧画报、彩色报纸等,或到商店购买手工彩纸,并能巧用纸的花纹和颜色, 就能尽情地表现出想要表现的内容。
(4)板书课题:彩纸撕贴画。
2、探究技法,启发创意。
(1)撕法探究:
①请学生观察教材32页中两幅范作《开着汽车去旅行》和《月光下的猫头鹰》,比较两幅作品在撕纸方法上的不同。
②交流、小结:一种是撕出具体的物体形象(撕的纸片是事物的每一个部件),然后组合而成。这一种撕法要注意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按着轮廓线慢慢地撕;另一种是直接撕成大小均等的小纸片,然后以点的组合形式拼贴。
③还有没有其他撕纸的方法?(如:撕成几何形状、长条形、不规则形等。)
(2)贴法探究:
①自习教材中的“撕贴步骤”,想好要撕贴的内容,选好彩纸用铅笔轻轻画好要撕的形象轮廓。
②选择颜色合适的纸片,在形象轮廓上拼一拼。
③贴:一种是先打底后层层遮盖拼贴;一种是根据形象的轮廓线拼接粘贴。可以有背景,也可以在有色纸上拼贴。
④添加,修改。
(3)过程选择:
可以边撕边贴,也可以全部撕好后先拼再贴,可根据学生制作的习惯而定。